第一章 桃子熟了(一)
遙想沙場,是遙想父輩的旗幟,二十二軍八千里雲月,還要從八師“出山”的時候說起……
八師“出山”的日子,是一個“桃子熟了”的季節,是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的時候。
七月流火,炎夏將逝,秋涼未起。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剛剛過去第八個年頭。日本長崎和廣島突然升起兩顆血色火球;滾滾鐵流又從大興安嶺呼嘯而下。美國投下的原子彈和蘇聯紅軍發起的遠東戰役,加速了戰爭程序,帝國軍刀在烈焰中消熔,櫻花飄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血幕即將落下。
公元1945年8月,中國——“桃子熟了”。
如果站在歷史的斷崖,你永遠有許多難解的迷團;然而在歲月幃幕裡穿梭,多少能聽到些許遙遠的回聲。“桃子熟了”,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這是我小學課文中的一句話。歲月悠悠,彈指間,往事如煙,又恍如昨日。
毛澤東,真語言大師也。
“這個命令你是下錯了,而且錯的很歷害。我們不得不向你表示,堅決地拒絕這個命令。”中國共產黨人憤怒了。這篇電文雖然是以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朱德的名義發給蔣介石的,但文風完全是“毛式”的,也就是說電文完全出自毛澤東之手。之所以讓中國共產黨人怒不可遏,是蔣總司令自8月11日起連發了幾份電文,命令國民黨各戰區部隊“積極推進,勿稍鬆懈”;命令十八集團軍“原地駐防待命,勿再擅自行動”:命令偽軍“維持治安,保護人民”。並嚴令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中國境內之非法武裝組織擅自向日軍收繳武器,應負責作有效防衛;如果各地為股匪所佔領,日軍應負責任,並應由日軍將其收回”。
八年抗戰,中國軍民熱血築長城,盼來了勝利的果實。國民黨要“摘桃”,卻不讓共產黨“摘桃”,這天理何在?蔣介石遠在峨眉山,想摘桃子,無奈手長腿短,只能想到“曲線救國”的弟兄。山東偽軍第三方面軍總司令吳化文搖身一變,立馬就成了國民黨濟南“綏靖”區司令。於是,吳化文也成了受降儀式上的座上賓。得知此事,山東軍民無不義憤填膺。
是時,山東有“八路”27萬,差不多佔共產黨全部人馬的四分之一。雖說山東軍區兵強馬壯,但直到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之時,山東不要說“八師”,實際上“一師不師”——一個整師沒有。從軍隊的編制上看,山東八路軍“地方化”非常徹底,如果依照一些人的眼光,山東幾乎沒有正規軍,最大編制也就是“團”,全由軍分割槽節制。“主力地方化”,當年各抗日根據地都普遍實行,但“地方化”的程度因地而異,這是和抗日戰爭的游擊戰略相輔相成的。
但是,“游擊戰爭的時代過去了”。山東軍區司令員羅榮桓在會議上握著中央來電說。
抗日戰爭的勝利,意味著一次戰略轉變的來臨。第三野戰軍戰史中是這樣記述的:“在日本宣佈投降的第二天,山東軍區即根據*中央的指示,將濱海、魯中、膠東、渤海、魯南軍區的部隊約60000餘人,編成第一至第八師,擔任機動作戰任務。”這8個師,個個“身手不凡”,若按當年新四軍標準劃分,毫無疑問地可列入甲等部隊序列。一師和二師,是以後“萬歲軍“的主力師;三師是“旋風部隊”四十軍的主力師;四師是二十六軍的主力師;五師和六師是四十一軍的主力師;七師被稱為“攻堅老虎”,即以後四十三軍一二八師,因“手上”有絕活,當年東野首長極為看好,與二縱五師並列為東野最強的兩個師,實為“超一流”。
當年山東的8個師有6個去了東北。留下主力有魯中軍區的四師,再就是魯南軍區的八師。當然要確切的說,還有膠東五師的一個團,聽說還是許世友硬是抓住不放,這個十三團是膠東軍區王牌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