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朋友(盟友),現如今已經是水火不容了,大家心裡明白,放下慾望和權力,他們可以青梅煮酒,但是,站在了這個舞臺上,就必須撕咬、死鬥下去,只因為大家都想當主角,而主角,只有一個。
競爭失敗而又不甘心當一個配角,哪怕是一個男二號都無法接受的話,只有死路一條。
在目前這個狀態下,無論是分析基本國力、軍事優勢、人力資源還是戰略先手,都是曹操佔優的,更何況,他和孫權達成了某種程度上的默契,也在根本上決定了曹操將是最終的贏家,將會笑到最後。
劉備和曹操的死鬥,孫權對劉備的反戈一擊,三國大亂戰的伏筆,在此刻已然埋下了。
只不過,有一點出乎意料的是,劉備居然在最初的階段一定程度上的搶佔了先機,甚至逼得曹操有點狼狽不堪,如果不是孫權這張牌出手的很是及時,未來是什麼樣子還真是不好說。
而造成這一切的,不僅僅是劉備一黨的努力和拼搏,這還需要有人配合才可以,那就是曹操,這廝居然在佔盡先機,最不應該鬆懈的關鍵階段暫緩了對劉備的遏制。
這很不像曹操的風格,但是,也可以理解,因為機緣巧合,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曹操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要解決,一旦解決不好的話,後院起火了就該,而劉備,也正是抓住了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
三國曆史,因而又豐富多彩了一點。
在這之前,先來看看曹操在忙些什麼吧。 。 想看書來
29—01:緩攻勢,何寓意(1)
漢中,對於劉備而言,是保衛大四川的屏障,是進軍中原,“匡扶漢室”的橋頭堡,反之對於曹操來說,主要的意義在於踏平四川,讓立足未穩的劉備終究喪失了安身立命之地。
一個,對於劉備來說是攻防結合,一個,對於曹操來說是進攻益州的發起點,就像一個球隊中攻防轉換的中場核心,進可攻退可守一樣。
這,對於曹操來說並非是什麼難事——倒不是什麼事件本身的難易程度,而是曹操的一向風格就是如此,即便是面對江東水師這樣一個未知事件來說,他也是充滿著挑戰的慾望的,更何況這一次是勢在必行。
但是,他居然改變了,退縮了,以建安二十年冬回師,留守夏侯淵掌控漢中這一人事安排來看,曹操是打定了防守反擊的主意了。
雖然之後不久的濡須口二次戰役的發生可以理解為孫權的存在牽扯了他的精力和兵力,但是,這些都不足以成為他曹操“放劉備一馬”的藉口,他不會發善心,而劉備自然也不會領情,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你死我活的戰爭。
我們不得不奇怪曹操的這種決斷,甚至得出赤壁大敗消散了曹操很多的進取心這樣一個結論,再加上不可忽略的年齡因素,這都可以用來解釋曹操的離奇舉動——但是,雖然有合理成分,曹操,還是那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曹孟德嗎?
雖然歷史是由人演繹的,但是,把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完全歸結到心理上的波動,我始終是心裡沒有底,人心,是最難以揣測和琢磨的,尤其是一個一千年前的奸雄,也許,我的思考方法有點落伍了吧,至少,這不是我琢磨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主要方式,我寧願從那些血淋淋的事實中找尋一些蛛絲馬跡出來,這個雖然古老,但是也靠譜。
曹操的這種戰略退卻,是因為這幾年的時間裡被其他事情牽扯了很多的精力,和孫權之間的戰爭雖然是場面恢宏,不過這還是次要的,真正讓曹操勞心費神的還是家裡那些事。
總結一下,無非是以下幾點,一個就是和漢獻帝之間的關係,這個比較複雜,裡面還有好幾個分支,比如衍生出來的數起叛亂問題,一個就是對曹魏幕府階段性整理消化大漢中央政府的固定資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