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事件,讓江鷺惱羞成怒。
段楓弄清楚原委後,笑了他一通,又認真建議他多磨練磨練。
可江鷺如何練?
他忙得緊,他在今日前,並不知道自己和姜循的“私通”,會面臨一個如此現實的問題。他從不畏懼太子,可他不能讓姜循被發現。
……在他想出法子克服自己的毛病前,他不再見姜循了。
--
“神仙醉”一案爆發,主犯賀明下獄,賀家嫡系盡被扣押。當此事震驚朝野時,中書省涉入,配合皇城司共同查究,將賀明等人押入開封府天牢。
暮遜起初想大事化小,但國子監的學生和諸多學士齊齊上書。大魏此朝,學士掌握機要、輿情,而自古以來,當權者皆要用到學生,輕易不得罪學生。學生的齊齊上書分明和姜太傅有關,暮遜心知肚明,他雖惱恨萬分,卻自然不會在此時為了賀明,和自己的老師生分。
暮遜只能退。
聽聞皇帝訓斥暮遜後,著暮遜閉門思過。而那“養病”兩月有餘的宰相趙銘和趁此機會風光回朝堂,將太子黨壓得抬不起頭。趙銘和雷厲風行,迴歸朝堂第一件事,便是下了兩道令:
一,開封府配合皇城司,徹查賀明與“神仙醉”;二,開國庫賑災。
那些湧入東京的流民仍在斷斷續續增多,但姜循從中退下,賑災事宜交給了朝廷。
她亦不得不退——東京有些風言風語,說她賑災是為搏名,心術不正。
姜循心知這些流言,說不定和暮遜有關。暮遜惱怒她懷疑她,此時卻無能為力,只能用這些流言中傷她,哪怕她與他相輔相成,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暮遜如今的日子不太好過,他自然不會讓姜循好過。
姜循倒是無妨:反正賑災事宜已經由朝堂接手,自己在家中躲一躲流言,沉寂一些時日,也沒什麼不好。
姜循更關心賀明的處置結果:賀明必須在這一次大難中落敗。此次若扳不倒賀明,無論是她,還是葉白,抑或江鷺,都會受制其中。
中書省介入期間,皇城司的作用便被壓制。大魏朝官署之間向來互相壓制,一道政令想要執行,繁瑣無比,江鷺無法再做主賀明之事。
當姜循關心賀明結果時,她的養父姜明潮,在關心一個人:南康世子江鷺。
姜明潮在自己的書房中,一一記下這幾個月朝中大事的變化。
朝堂已經安靜了許久,江鷺進京後,短短半年,已發生兩件大事。彈劾醜聞看似和江鷺無關,然而杜家和南康王府有意結親,杜一平未必和江鷺不相熟;如今的“神仙醉”案件,更是從頭到尾都有江鷺的影子。
時至今日,江鷺不再是世人眼中溫善無害的小世子。他從暗處走到明處,鋒芒初露,拔劍見血,遙指東宮。南康王小世子和太子的聯盟徹底告破,江鷺成了太子的眼中釘,二人反目成仇已成定局。
姜明潮閉著目,手指在桌上輕叩。
這些事中,多少都有他那養女姜循的身影。
奇怪。
江鷺莫非和姜循聯手?為什麼?這二人有何聯絡?姜循的心思,姜明潮大約猜得到。江鷺在做什麼,姜明潮卻看不太懂……如今朝上所有人都以為江鷺是皇帝用來壓制太子的新刀,可姜明潮認為江鷺不會如此淺薄。
姜明潮在朝中蟄伏三十年,走到今日這一步,靠的便是他的敏銳,多思。許多事看似沒有聯絡,看似各有道理,可若是心中起疑,那麼諸事之間,說不定有他尚未發現的關聯。
就像姜循和姜蕪那樣。
姜明潮讓死士進屋,吩咐道:“下江南,去建康府打聽小世子這些年的蹤跡,南康王府的變化。看小世子這些年,是否有不尋常的舉動,是否曾離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