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公子聽到曹操和許攸商量要放火燒他的房子,不由皺眉。
曹操和許攸一驚,這座宅邸的主人終於出來了。
他們打量看門大漢口中的“公子”。對方儀表堂堂,衣著得體,看上去有貴族氣質,非曹操和許攸可比。
此人的出身比自己高貴!
這是曹操和許攸的第一印象。
出身良好的人,除了少數敗家子以外,表現都頗為不俗。
“看門的下人們雖然接待不周,但兩位也不必要放火燒我宅邸。如果兩位有本事,為我所尋求之人才,還請到舍下一談。”
這個公子雖然出身高貴,卻沒有凌駕於人的傲氣,而是請曹操和許攸進入宅邸詳談,有招攬曹操和許攸為己所用之意。
這下有意思了。
曹操心裡嘀咕,沒想到夏城,竟然有人在楚天眼皮底下招募人才,還想招募曹操和許攸這兩個目前楚天的部下。
公子說出他的來歷:“我原本為一個汝南領主的部將,後來他兵敗陣亡,便率領部分願意跟隨我的門客,流落各地。流浪途中,有門客離去,跟隨我至此地者,不到三十人。這些門客不乏擅長經商者,於途中倒賣貨物,漸有起色,於是盤下夏城的十餘座房屋,招攬更多俠士,打算在亂世立足,建功立業。”
曹操和許攸此時恍然大悟,原來此人喜歡散財供養門客,也正是因為他仗義疏財,所以在落難之時,總會有門客挺身而出,為其解圍。
曹操說道:“領主府有令,限制各個世家大戶招募私兵,公子卻大張旗鼓招募能人異士,豈不是違反律法,自找苦吃?”
公子聞言大驚:“原來還有這般規矩?各地將領、世家供養部曲,不是正常之事?”
許攸搖頭:“此乃公子一廂情願。四州皆有軍團鎮守,私人部曲、門客將是大患。如果公子不盡早遣散多餘門客,恐怕大難臨頭矣!”
曹操點頭。
楚天絕對不會允許一個公子在夏城招募幾百個、甚至上千個能人異士。
現在徐州平定,並非完全的亂世,主力軍團準備前去攻打河北,留守夏城的城防部隊本就不多,要是這個公子聚集上千門客,在城中製造混亂,對楚天而言將會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對於所有潛在的威脅,楚天都會設法抹除。
公子苦笑:“看來此一時,彼一時。我這便停止招募能人異士。多謝兩位點醒。”
曹操盯著這個來歷不凡的公子,問道:“不知道公子姓名?”
那人答道:“在下姓魏,名無忌,實在不足掛齒。”
“魏無忌?”
曹操沒有春秋戰國時代的記憶,只當魏無忌是本土人氏。
如果楚天在場,內心的驚訝定會無以復加。
魏無忌可是“戰國四公子”之一啊!
魏無忌,即信陵君,魏國公子,相當於後世的王爺。信陵君魏無忌與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為“戰國四公子”。
而且,河外之戰,魏無忌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秦將蒙驁戰敗逃亡。五國聯軍乘勝攻至秦國的函谷關,秦軍緊閉關門,不敢再戰。
可以說,魏無忌是魏國最後的統帥,仍然遭到魏王的排擠。魏無忌死後,魏國面對秦軍,毫無還手之力,很快被滅。
戰國四公子都很喜歡供養門客,信陵君魏無忌也不例外。即使在夏城,魏無忌仍然在招攬門客。
倒不是他想要在夏城起義,而是他的處世之道。三千門客,在關鍵時刻,只要有幾個人派上用場,那麼供養門客所付出的代價就是值得的。
經過曹操和許攸這麼一提醒,魏無忌這才放棄繼續招募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