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軍團的鄭芝龍佔領濟州島,得戰馬七八萬匹,虜獲高麗國水師將領李舜臣。”
楚天在圍攻鄴城時,收到來自伏波軍團的戰報。
這一次奇襲濟州島,伏波軍團完全處於主動,而高麗國忙於對付遼東軍團,沒有防備,鄭芝龍有此斬獲,不足為奇。
最大的斬獲可能不是七八萬匹戰馬,而是俘虜了李舜臣。
明關有滅掉高麗國的趨勢,如果李舜臣落在明關手中,會給伏波軍團帶來不小的麻煩。
伏波軍團確實需要收納更多的人才,即使是高麗國,還是有幾個能看的人才。
“令鄭芝龍在當地養馬,從事青徐、高麗、東瀛三地貿易。對於李舜臣,設法懷柔之。”
楚天吩咐下去。
高麗國那邊,楚天可以喝點湯已經不錯,他的重心放在經營河北。
華北平原可比高麗國更加肥沃。
“令程昱在兗州強徵十萬鄉勇,圍鄴城。”
在鄴城外圍,楚天的大軍正在堆築土山,一座座土山拔地而起,同時挖掘地道,直驅鄴城下方,為強攻做好準備。
隨軍的工匠製造投石機、楯車、衝撞車、弩炮、雲梯車等攻城器械。
鄴城的糧草還可以吃八九個月,如果僅僅是圍困,趙龍的主力想必已經攻破太原。
楚天計劃對鄴城進行猛攻,看是否可以短時間攻陷鄴城。
期間劉備的軍師王猛不斷派遣騎兵干擾楚天的大軍,一度摧毀一座土山。
劉備軍駐紮在鄴城與邯鄲之間,補給線很短,基本不用擔心糧草問題。
楚天想要攻打劉備,必須留下部分兵力圍鄴城,而且補給線更加漫長。
王猛知道楚天北渡黃河,遠道而來,糧草的負荷極重,於是採取小股騎兵部隊的襲擊戰術,讓楚天不堪其擾,無法專心攻城。
鄴城守軍得知劉備援軍就在北方,士氣大漲,沒有淪陷的趨勢。
劉備軍沒有正面與楚天交戰,反而給楚天帶來更大的困擾。劉備軍已經有些游擊戰的雛形。
荀攸見楚天數日愁眉不展,於是提案:“可留一個軍團圍困鄴城,其餘大軍繞過鄴城,夜渡漳水,快速擊敗劉備。劉備背靠滏水,兵敗後,一時間難以逃亡,必遭重創。”
“言之有理。”
荀攸的話,堅定楚天正面擊潰劉備的決心。
“夏姑娘與第一僕從軍團圍攻鄴城,其餘人等養精蓄銳,連夜渡過漳水,於清晨擊破劉備軍,戰勝後,犒賞三軍!”
楚天知道如果不盡快摧毀劉備,那麼距離攻陷鄴城遙遙無期。
出於對夏天涼的信任,楚天將圍城的任務交給她和聖女貞德,並留下北軍四虎,命令他們無論如何也要保護好夏姑娘。
至於其他人,跟隨楚天行動。
夜間,十餘萬大軍暗中集結,向北方行軍。
其中全部是輕騎兵的白袍軍團、神速軍團在前方開道、搭建浮橋。
北方,劉備軍中,軍師王猛也在佈局。
“據斥候探知,楚子謀利用船隻,途徑白溝,運輸大量糧草至鄴城。如能焚燬這一批糧草,楚子謀必定會退兵。”
“楚子謀的戰鷹僅僅只能在白晝起到作用,但到了夜間,將不再有任何優勢。阿史那社爾,你率領一支輕騎兵,襲擊其糧草。如有任何不利,則立即撤退,不可貪戰。”
“其餘兵馬,南下渡過漳水,於清晨攻打楚子謀的營寨,為阿史那社爾於混亂中焚燬糧草爭取機會。”
王猛逐一部署。
阿史那社爾擅長奔襲,其騎兵速度僅次於夏侯淵,因此王猛改派他前去襲擊糧草。而劉備軍主力僅僅是佯攻。
劉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