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牛弩,一共117張。”
“儲備的神臂弓,約有102812張,對應弩箭儲備,約有五百萬支。”
“琅琊國囤積的糧草,足以供五十萬大軍一年之用。”
琅琊國的官吏匆忙清點所有的兵備。
不到二十的諸葛亮捧著賬簿,逐一檢查。諸葛亮還是不免有強迫症,事必親躬。
夏城人心惶惶,駐紮在夏城外圍的兵馬至少有十萬,而且盡是精銳。
諸葛亮對籌備兵器和糧草的官吏們說道:“諸位同僚,此誠危急存亡之秋,務必清點所有的兵器、糧草,不可有絲毫差錯。”
眾多琅琊國官吏答道:“是。”
“唉,天下紛爭不斷,何時才能休止。”
東海人王朗從禮部調來,協助琅琊國的官吏清點兵器和糧草。
禮部在這個時候沒有多大實際作用,所有部門都為大戰服務。
中年王司徒與青年諸葛亮在這個時候相遇,王朗不禁多看了一眼諸葛亮。諸葛亮是琅琊人,而王朗是東海人,琅琊國與東海郡相鄰。
算起來,諸葛亮算是王朗的後輩。
“真是後生可畏,不到二十已經身居高位,難道我已經老了?”
王朗不由感慨。
“王大人,夏王令您前去大宛國。”
王朗協助琅琊國官府籌備糧草時,夏王府要求擔任禮部侍郎的王朗前去大宛國。
“大宛國?我這就前去。”
王朗大概知道大宛國也爆發了戰亂,夏王府將其調到大宛國,想必是要時刻了解大宛國的情況。
楚天設立的禮部有一部分職責是安撫各個歸順的部落和王國。
王朗很快收拾行囊。
從夏城到大宛國,需要傳送至輪臺城,然後才抵達大宛國。
實際上不需要多少時間。
貴山城,王朗帶著幾個官吏出現。
比起夏城,依靠山勢建立的貴山城兵荒馬亂,班超親自出徵,目前鎮守貴山城的是大宛國國王昧蔡,以及西域都護府的武將陳湯。
“王侍郎,蒙古、突厥、印度騎兵大舉攻入大宛國,我們大宛國的兵力根本無法抵擋,霍去病、班超兩位將軍陷入苦戰? 必須藉助中原的天師。距離貴山城最近的一支敵騎? 已經不到一百五十里。”
大宛國王愁眉苦臉,向到來的王朗訴苦。
王朗代表的是中原王朝? 大宛國作為附庸國之一? 大宛王只能向實力雄厚的中原求援。
王朗沒想到大宛國的戰事會如此慘烈,大宛國的王城隨時有可能被攻陷:“何人率兵攻打大宛國? 竟然連西域都護府都難以招架?”
“契丹汗耶律大石、金帳汗拔都,還有突厥汗始畢? 三路兵馬? 從三個方向進攻。窩闊臺倒是沒有親自出馬。”
西域都護府的武將陳湯帶著十幾個部將過來,見到王朗。
王朗畢竟有幾分諸侯的才能:“耶律大石帶來了多少兵馬?”
“少則十五萬,多則三十萬。耶律大石帶的兵馬雖然不多,但多是精銳。西域都護府四十萬大軍? 多數來自於西域三十六國城邦? 戰力參差不齊。只有少數武將可以發揮西域三十六國僕從軍的戰力,而我就是其中之一。西域都護府已經召集烏孫國、龜茲國、車師國、大宛國的兵馬,以及漢軍,一共27萬。還有十多萬兵力守伊犁河、輪臺城、吐魯番等地。”
陳湯向到來的王朗說明西域都護府的兵力部署。
西域都護府的主力已經進入大宛國,大宛國四十二座城邑? 十一座被攻破。
“我會上稟朝廷,如果有多餘的兵力? 則調至大宛國,相助你們。”
王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