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斜谷出口,王翦統帥的關中軍,因為楚天的戰略,迫使楊素決戰,終於踏入漢中。
王翦的秦軍,對面是楊素的隋軍,軍勢一望無際。
出現在斜谷的關中軍有第一軍團,王翦為主將、李信為副將,主力是關中的高階兵種——秦銳士。
第二軍團,蒙武、蒙恬父子,以黃金火騎兵、秦銳士為主力。
同時,王離、蘇角、涉間組建的長城軍團,在蒙恬麾下效力。
敵對的隋軍,楊素督韓擒虎、賀若弼、史萬歲三大隋將,陣容不亞於王翦這邊。
秦、隋兩個朝代的名將在斜谷對峙,秋風蕭瑟。
關中軍每一個軍團8萬人,王翦督16萬兵馬走斜谷進攻漢中,與楊素在秦嶺拉鋸,陣亡數萬人,得到王離三個長城軍將領支援,兵力恢復到15萬人。
楊素僅僅只剩下10萬兵馬。
人口是楚天勢力的優勢。
關中的人口,無論如何也多於漢中。
“主公為我們創造了與漢中軍決戰的機會,此戰無論如何也不能失敗,否則,錯過攻佔漢中的機會,我們不但沒法向主公交代,還有可能失去關中。”
王翦召集秦銳士、長城軍、黃金火騎兵,以及一群低階兵種,分為三軍,王翦自領中軍,蒙武、蒙恬為左軍,長城軍三將為右軍。李信統帥預備隊。
對面除了兵力較少,武將陣容一點不弱。
楊素自領中軍,韓擒虎、賀若弼各領一軍於左右,史萬歲擔任突襲隊。
“王離的長城軍擅長防守,因此? 此戰王離處守勢? 蒙武、蒙恬處攻勢。蒙武、蒙恬需在對方擊敗王離之前攻破對方右軍。”
王翦考慮到王離的能力比自己和蒙恬、蒙武、李信的能力弱,所以讓王離防守? 自己與蒙武、蒙恬進攻。
所幸的是? 長城軍擅長防守,可以獨當一面? 進行固守。
蒙恬戴上鐵兜鍪,手持戰戟。
三千黃金火騎兵在蒙恬身後結陣? 整齊劃一? 蒙武的秦銳士與蒙恬的黃金火騎兵配合,蒙家軍擔任主攻任務。
“我們長城軍團剛剛組建不久,沒想到這麼快就要上陣……”
王離、涉間、蘇角三個將領,被楚天在鉅鹿之戰招募? 組建長城軍? 介入斜谷之戰。
隋軍騎兵來回奔走,傳遞命令。
楊素眯著眼睛,對身邊的猛將史萬歲說道:“史萬歲,適當之時,斬將奪旗? 揚我軍威。”
史萬歲作為皇級猛將,持槍屹立於隋軍中營? 直視秦嶺之中出來的關中軍:“楊素,楚子謀殺了我們的主公? 我才願意為你效力,以前的冀州之戰我們輸了。這一戰? 我們怎麼也不能輸。”
楊素答道:“那是自然。”
不僅僅是史萬歲? 韓擒虎、賀若弼兩員虎將與史萬歲的想法相差無幾? 各自領兵,準備交戰。
駱谷出口,李勣、馮異、楊業三個軍團,與北齊三將斛律光、段韶、蘭陵王對峙。
李勣、馮異、楊業三人如臨大敵。
北齊三將,在東漢區算是一個強悍的組合,比長城軍三將更強。
北齊三將之中最著名的蘭陵王高長恭,在北齊三將之中,統帥值還是最低的。如此比較,可見斛律光、段韶的統帥不少於90,甚至更高。
高長恭戴上猙獰的青銅面具,以遮蓋英俊的臉龐。
高長恭、狄青臨戰都會戴上面具,只不過,蘭陵王因為長相俊美,無法嚇唬敵軍,而狄青則是為了掩蓋臉上的刺青。
蘭陵王戴上面具,說明這會是一場苦戰。
斛律光揹著長弓,作為比較罕見的弓系武將,斛律光擁有不俗的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