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就是吳三桂的大軍,不得不說,吳三桂排兵佈陣頗得要領。”
周亞夫跟著楚天來到沂河邊,觀察吳三桂大軍的虛實。
作為軍師的房玄齡也在觀察對岸:“吳三桂的兵馬有三萬原本是昌豨麾下的泰山賊,如果以臧霸、孫觀的名義對他們進行招攬,即使他們不投降,軍心也會因此動搖。”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可架設浮橋渡河攻擊,令臧霸、孫觀為先鋒。若是遇到對面的泰山賊,則可讓他們對其進行勸降。”
楚天很快明白房玄齡的意思。
兩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楚天與房玄齡逐漸默契。
“不過還要等待合適的時機。”
楚天不著急進攻吳三桂,只要他願意,他可以強制泰山賊在一夜之間鋪設浮橋渡河。
泰山賊與黃巾軍差不多,都是不需要支付俸祿的炮灰,苦活也由他們來承擔,真正的精銳部隊,只有在關鍵時刻才會派上用場。
此時伊禮正在和薛仁貴單挑,被薛仁貴輕易擊敗,按倒在雪地裡。
“好大的力氣,是我敗了。”
伊禮不得不承認薛仁貴的武力遠在他之上。
楚天見尹禮主動找薛仁貴單挑,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嗎?
泰山賊裡除了臧霸、孫觀二人的屬效能看以外,其他人都是黃金級的武將,與張闓、糜芳屬於同一水平。
他們還沒有臣服楚天,想要讓他們放棄兵權,還要展現絕對的武力——擊破吳三桂。
吳三桂有些焦躁不安,楚天集結五萬人,在氣勢上壓倒了他的三萬餘人。
但楚天始終沒有渡河進攻,反而令吳三桂無法判斷楚天的意圖。
“你們幾人前去北海國請青州黃巾軍快速南下,如果琅琊國被統一,則大事去矣!”
“你等前去莒城,找琅琊國相蕭建求援,現在唇亡齒寒,他不能不救!”
吳三桂派出了兩支親兵,分別求援。
莒縣的諸侯蕭建手中有兩萬職業士兵,收到吳三桂的求援信,詢問異人門客的意見。
異人門客聽說夏城的楚天打過來,一時間鴉雀無聲。
他們從來沒有與楚天有過交鋒,但知道楚天攻陷琅琊城、於陽都縣會戰擊敗聯軍之事,大為畏懼。
“國相大人,我們不如靜觀其變。”
“夏城楚子謀提虎狼之師,不可與之交鋒。”
“夏城大將李廣、花木蘭,萬人敵也,縱使我方有十萬雄兵,不是對手。”
異人門客,也就是投靠蕭建的玩家七嘴八舌,多半是鼓吹楚天勢不可擋,勸蕭建不要出兵援助吳三桂,避免引火燒身。
蕭建對楚天的瞭解不多,但楚天在玩家群體之中大名鼎鼎,兩次史詩戰役的第一名,再加上最近佔領兩個縣,大敗反楚天同盟,令人畏懼。
大多數玩家如非立場不同,不會與一個風頭正甚的領主為敵。
蕭建聽了一群異人門客吹捧楚天,大為不悅:“你們可以退下去了。”
考慮到楚天對莒縣的威脅,蕭建還是決定出兵萬餘相助吳三桂防守莒縣。
莒城的兵馬調動,異人門客發現蕭建一意孤行,不免失望。
有些諸侯可以聽進異人的建議,但是有些諸侯不會。要是所有諸侯都可以聽勸,那麼也沒有昏君之說。
“蕭建麾下沒有名將,怎麼可能擊敗楚子謀。”
“這下我們完了,老子花了一年的時間才混到門客的位置,每天白吃白住。現在蕭建自尋死路,以後不知道又該投奔誰。”
“不如去投靠夏城的楚子謀好了,他有兩縣之地,勢力比蕭建還要強盛。作為東漢區第一領主,已經是一個小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