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而食。想吃肉而不得,小子作為狗體會更深,那滋味真的如鵝毛拂心般的難受,片刻也不得安靜。這孔丘飽受思肉之苦,苦痛異常,抓耳撓腮之後終於想出個辦法——辦學授業,以換得鹹肉。
春秋時期,中國封建制度已基本成形,進入仕途為官被每一個人所向往,形成了全社會的價值觀,但前提是要有過人的學識、獨到的見解,進入學堂接受教化,自然是獲得學識的捷徑。但那時只有官家學校,收費高昂,普通人難入門檻。孔丘雖說嚮往仕途,但自己學藝不精,奔走呼號半生也沒謀到一官半職,到處碰壁。古人比較環保,居所多是就地取材建起的土屋,因此碰一次壁就會弄一身土。多次碰壁之後,孔丘終於徹底灰頭土臉了,十分的狼狽。但鹹肉總還是要吃的,就這樣,“孔二學堂”開張,教些弱冠之禮,學費只要鹹肉,一時十里八鄉的年輕人紛紛前往。但旁人不知孔丘嗜好鹹肉的就裡,以為授業解惑,對其尊敬有佳,久而久之便有了名氣。
當然,孔丘的弟子們不會只送一塊鹹肉,只要見老師的鹹肉罐見底,便自會有學生送來。如此一來,孔丘的鹹肉便源源不絕了。據說,常給孔丘送鹹肉的共有七十二人,這七十二人總是到處收集鹹肉,因此得號“七十二鹹人”。外加上孔丘對這些弟子自然格外關照,學業也要強於他人,多有成就者,此後來便以訛傳訛,“七十二鹹人”成了“七十二賢人”。
前面說過,孔丘自己學藝不精,教學生時頗感吃力。但這難不倒孔丘,他採取了聰明的問答方式,對自己不甚瞭解的問題反問自己的學生,於是,學生三言兩語各抒己見,有現成的材料可分析,一切就變得簡單,孔丘便可坐享其成了。雖說這本是孔丘才思不足的無奈之舉,但卻可集思廣益,啟發學生思維。這便是著名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可見孔丘不但謙遜還很有自知之明。其後,孔丘的學生們將當日的問答整理成冊,廣泛傳播,終於成為儒家思想的聖典。
歷史本身也如孔丘的鹹肉罐一般,千百年下來,孔丘被各朝歷代刻意醃製,不斷加官進爵,聲名欲隆,今日孔丘已遠不是當年一身土的碰壁先生,羽化成了哲人、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教育鼻祖,得“孔子”之名。據說在臨近的倭國也很受尊重呢。但不管孔子的初衷如何,也不管其好鹹肉還是滷肉,結果是終究做到了有教無類。
說了這麼多,諸位難免覺得羅嗦,於歷史小子也是道聽途說,未必準確。其實呢,主要是為今日中國之教育做個參照,作為教師乃至教育司衙,除了一點既定的知識外,于思想上並不比學生高深,如果意識到自己如當日孔丘一般,不過一知半解,便不會自以為是地胡亂灌輸了,所要做的只是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讓智慧誕生於學生自身的思索之中,如此才是教育的真諦。
學費也是如此,當日孔子只要鹹肉,雖說口味特別,但終究只是為了最基本的需要,實在是低廉。但今日之學費,已遠不可和當日之鹹肉相比,所以,作為*門,實在應該剋制自己的慾望,以鹹肉為上限,如此才能廣招門徒啊。當然,小子不過一狗之見,多有不逮之處,還忘諸位看官多多理解,嘴下留情。
順便說一下,孔子當年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其思想也以對民眾進行一般的禮教為主,多是最淺顯的道理,因此更容易被民眾所理解,這便儒家思想後來被統治者廣為傳播也得以傳播的原因,其實,相對於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實在沒有突出的地方,最多隻能算大眾化的玩意。但讓小子想不到的是,這麼一個普通人,最近卻被一個叫“侃國”的國家所覬覦,偏要搶了去做祖宗。由此可見,侃國史上何等無人啊,真是個可憐的國家。
轉眼就是傍晚,主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沒完沒了地切換頻道,彷佛電視就是用來換頻道玩的。女主人在旁邊熨著衣服。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