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2頁

癸丑,命龍驤衛指揮使蕭成為陝西都指揮使,山西指揮同知王約為山西都指揮使。

乙卯,以梅殷為駙馬都尉,尚第二皇女寧國公主。殷,汝南侯思祖兄子也。

丙辰,開封府蘭陽縣言河決傷稼,詔免其租。

戊午,改驍騎左衛為府軍後衛。

夜,太陰犯南斗。

占城國王阿答阿者遣使上表,貢方物及良馬,謝璽書及上尊文綺之賜也。上復詔,賜其王金織文綺、紗羅衣各一襲。

改武德衛為府軍前衛。

以蘄水、羅田二縣隸黃州府。

癸亥,以前戶部侍郎程昭為寧國府知府。

甲子,改興武衛為武德衛。

乙丑,播州宣慰使楊鑒獻馬,賜文綺、襲衣。

是月,命陝西布政使司轉運本處倉糧一十二萬石於寧夏、河州。

大祀殿成。初,郊祀之制:冬至祭天於圜丘,在鐘山之陽;夏至祭地於方丘,在鐘山之陰。至是,即圜丘舊址建大祀殿十二楹,中四楹,飾以金,餘飾三採,正中作石臺,設上帝、皇祗神座於其上。每歲正月中旬擇日合祭,上具冕服行禮,奉仁祖淳皇帝配享殿中。殿前為東西廡三十二楹,正南為大祀門六楹,接以步廊,與殿廡通,殿後為庫六楹,以貯神御之物,名曰天庫,皆覆以黃琉璃瓦。設廚庫於殿東少北,設宰牲亭井於廚東又少北,皆以步廊通道。殿兩廡後繚以周牆,至南為石門三洞,以達大祀門內,謂之內壇,外周垣九里三十步。石門三洞南為甬道三,中曰神道,左曰御道,右曰王道,道之兩旁稍低為從官之道。齋宮在外垣內之西南,東向。於是敕太常曰:&ldo;近命三公率工部役梓人於京城之南,創大祀殿以合祀皇天、后土,冬十月告功已成,特命禮部去前代之祭,期以歲止一祀。古人祀天於南郊,蓋以義起耳,故曰:&l;南郊祀天,以其陽生之月;北郊祭地,以其陰生之月。&r;孰不知至陽祭之於陰月,至陰祭之於陽月,於理可疑?且掃地而祭,其來甚遠,蓋言祀地尚實而不尚華,後世執古而不變,遂使天地之享反不己人之享,若使人之享亦執古而不變,則當汙尊而抔飲,茹毛而飲血,巢居而穴處也。以今言之世,果可行乎?斯必不然也。今命太常每歲合祭天地於春首正三陽交泰之時,人事之始也。&rdo;其後,大祀殿復易以青琉璃瓦雲。

山西邊將遣人送所獲故元平章完者不花至京師。完者不花者,故元丞相驢兒部屬也。上遣使歸之於驢兒,且以璽書諭之曰:&ldo;十一年六月至九月,三遣使北行,兩為弔祭,一為致禮於卿,既而使者俱不返,存亡不可知。乃者,邊將以卿部屬平章完者不花送京師,朕怒邊將,以為方遣使通好,乃執其平章,豈不失信於卿?今特遣內臣送之抵丞相營,宥之、罪之、放逐之,卿自為區處。&rdo;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二十一

洪武十一年十一月庚午朔,召寧國府知府塗節為通政使。

置寧化守禦千戶所。初,山西既平,唯靖樂縣餘孽四大王遁入蘆芽山,數出寇掠,為居民患。六年,千戶唐誠吉率兵於同瓦溝椽坊山捕其黨哈剌張送京師,斬之。至是,復於寧化鎮築城,設千戶所,為捕滅之計。

思南宣慰使田大雅以襲職,奉表謝恩,並獻方物、良馬,命以文綺及鈔賜之。

總兵官辰州衛指揮楊仲名討破五開叛蠻,捷奏至京,上遣使齎敕諭之曰:&ldo;三苗不仁,自古帝王多撫之,而終不遵化,是以累世為良民患。今年,朕遣爾率兵進討,果有韜略,十一月一日飛捷至京,朕甚為之喜。聞諸蠻既平,獨吳面兒遠遁溪洞,人事異宜,險阻異勢,不必窮追,彼惡稔貫盈,自將夷滅。是命內臣尚履奉御呂玉詣軍,觀兵閱勝,爾其盡心撫綏,以副朕意。&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