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之變後,京師傾覆,時吳三桂擁遼軍四萬人,高第擁關門之兵一萬,鄉勇三萬眾,兩人身邊還有大量放棄關外土地,一起隨著軍隊撤入關內的遼地官紳、百姓。
他們被困在永平府一隅之地,錢不足以養兵,糧不足以養民,處於順、清兩大勢力的夾擊之間,想要繼續效忠大明,已經不太現實。
吳三桂,高第能做的也就是在順清之間,做出一個選擇,時吳三桂的舅父祖大壽,兄吳三鳳早已降清,這就使得吳三桂與清廷之間,存在一股曖昧關係。
明、清在遼東拉鋸二十多年,軍隊之間存在著血仇,但這麼多年之中,又不斷有曾經的同袍,投降了清軍,轉過來與明軍作戰。
不僅是吳三桂,遼鎮上下,在面對這些舊時同袍,親屬時,也同樣存在一層曖昧關係。
奴首便利用這層關係,先後命人至書招降,但此時吳三桂迴旋餘地尚大,便沒有接受,但也沒有斷絕往來,為自己留了一條後路。
甲申之後,同吳三桂一起參與過遼東戰事的唐通、白廣恩迅速歸降大順,並且獲得高位,大順朝頗有一統天下之勢,吳三桂看見比他兵力還要少的唐通都能躋身大順新貴之列,心裡遂即動意。
對於遼鎮而言,滿清畢竟是異族,而大順則同文同種,比較容易接受,出面招降的唐通,又“盛誇自成禮賢,啖以父子封候”,這對吳三桂吸引甚大,遂即於高第一起接受大順招降。
三月間,吳三桂、高第前往北京,接受李自成的召見,沿途張貼告示“本鎮率所部朝見新主,所過秋毫無犯,爾民不必驚恐”,可見吳三桂是真心要歸降大順。
如果事情進展順利,今後的歷史可能就會改寫,基本沒有滿清什麼事兒,但就在吳軍行至河北玉田縣時,一個匆匆從北京逃出的吳府下人,卻改變了歷史。
歷史上,對於吳三桂突然改變主意,有三種說法,其一,張怡《聞續筆》記載,“吳三桂聞其父大將軍襄為所繫,鎖餉二十萬,乃驚曰:此誘我,剪所忌爾。乃摔兵還。”
其二,彭孫貽《平寇志》記載,“吳三桂遇父襄蒼頭與一姬連騎東奔,驚問之,蒼頭與姬私通,乘亂竊逃,詭對三桂曰:老將軍被收,一門皆為齒,獨與姬得脫,東歸報將軍,將軍速為計。”
其三,便是為世人津津樂道的“衝冠一怒為紅顏”。
三種情況無法考證,但吳三桂投順,本就是為了擴張自己的利益,只是北京傳來的訊息,讓他心聲疑慮,懷疑李自成要對他不利,才臨時改變了決定。
有人說,吳三桂投清,是因為家人被殺,愛妾被強佔,借兵為崇禎報仇,將吳三桂描繪成一個,有情有義,又心懷故國的悲情英雄,但作者則認為,他不過是一個為自身利益考慮的軍閥而已。
他在懷疑李自成將對他不利之時,立馬奪回山海關,而是人都知道,僅靠山海關一地,根本不能與大順抗衡,所以他在奪關之初,就已經決定投降清廷。
吳三桂在短時間之內,就能做出這麼快的應變,下這麼大的決心,也足見他與清廷之間的關係,本就十分不凡。
李自成統率大軍前往山海關時,身邊帶著其父吳襄,以及大明太子朱慈,永王,定王,晉王,想要靠著父子親情,君臣之義來使吳三桂回心轉意,但吳三桂卻任然堅持降清。
這會兒,吳襄可還沒死了,可見吳三桂根本不怎麼在乎家人的性命,何況陳圓圓一個小妾呼?
此後一片石之戰,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打著為先帝報仇的旗號,還聲稱“終生不與明朝為敵”,那就更是笑談。
吳三桂心裡若是有明朝,金聲恆反正的時候,他不反,李成棟反正的時候,他不反,姜襄反正的時候,他不反,李定國兩闕名王的時候他不反,永曆帝給他寫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