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來一下,弄得白莽毫無辦法。
雖然緬軍沒有分兵,但是在大山中轉悠著,也慢慢變成了一條貪吃蛇,身子逐漸被拉長,甚至拉斷,整個大軍也陷入疲於奔命之中。
七月間,艾能奇尋得機會,轉到緬軍的尾部,連續發動了兩次襲擊,又殺死了四千多緬軍。
反緬武裝將緬軍的屍體堆在一起,像小山一樣高,不僅嚇壞了緬軍,也讓附近的撣族土司開始不穩定起來。
撣族的阿瓦王朝,就是被緬人所滅,撣族也被趕到了緬北,他們原本是明朝的附庸,不過明朝對於緬族攻滅阿瓦王朝,並沒有什麼表示,這也是明朝勢力再次進入緬北時,大多數撣族表現冷淡的原因。
他們並不太相信明朝,不可能聽幾句嘴炮,就腦子一熱反緬,但現在不同了,艾能奇的勝利,讓撣族的土司,看到了緬族無能的一面,不少人便覺得,可以擺脫緬族的控制了。
時間到八月底,連連失敗的白莽不得不承認失敗,率領不到兩萬人,倉皇的退出了緬北。東籲國對緬北反叛武裝的第四次圍剿,在損失一萬人後,宣告失敗。
東籲的軍隊,一退出緬北,艾能奇便率軍回到了孟乃,並開始聯絡北部的撣族土司,讓他們不要在給東籲交稅,準備在孟乃建立政權,然後向南奪回撣族的阿瓦城。
東籲王平達力在白莽敗回阿瓦之後,雷霆大怒,收了白莽的兵權,要殺他洩憤,不過被大臣阻攔下來。
可是叛軍殺他一萬人,在緬北唆使撣族獨立的惡氣,東籲王卻難以下嚥。
雖然他明知道這是明朝背後操縱,但是卻不能去譴責明朝。東籲連明朝支援的叛軍都擺平不了,怎麼好去把明朝牽扯進來。
東籲王恨透了這個以卑鄙手段,顛覆他國政權的霸權帝國,他只能嚥下這口氣,然後組織軍隊,準備親自征討,一定要將艾能奇剷除,穩住緬北的撣族。
對於東籲國,明朝雖然與他在南洋問題上,有很大的衝突,但是他其實並不是明朝主要的敵人。
在中原帝國大一統的基因驅使下,明朝最主要的敵人,只有佔據關中之地的金國。不滅金國,明朝就不算是一個統一的大帝國。
本來明朝注意力,還不會落在東籲身上,但是他與金國結盟,那明朝在戰略上對東籲的重視,立刻就加強了。
這直接導致了明朝開始對東籲出手,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軍隊,而是明朝的錦衣衛。
除了艾能奇的武器糧草,是王彥命雲南巡撫秘密提供的之外,煽動撣族的細作,都是錦衣衛的人。
東籲王並不死心,想要對緬北進行第五次圍剿,但是他沒有想到,軍隊和物質還沒準備好,緬北還沒有平定,緬南地區的孟族又出問題了。
東籲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多民族處理不好,就容易混亂,甚至仇殺。
孟族是東籲近內,人口能排進前五的民族,原來於緬南建立了強大的勃固王朝,曾與緬北撣族建立的阿瓦王朝,爭霸四十年,結果哥倆誰也沒能奈何誰,反而雙方都打得筋疲力竭,便宜了躲在一旁,偷偷發展了的東籲。
孟族的勃固王朝和撣族的阿瓦王朝,先後被緬人的東籲王朝所滅,最後由東籲完成了一統。
在決定對東籲動手之後,軍隊使不上勁,王彥就只能想別的辦法,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王彥隨即便讓錦衣衛開始蒐集東籲的情報,並對東籲的歷史和國內的情況進行分析。
這一分析,就發現東籲內部有各種的問題,錦衣衛在得到大批資料之後,為了向朝廷爭取經費和資源,便將對付東籲的事情包攬了下來。
在滿清覆滅之後,錦衣衛能分的資源,一下少了大半,為此錦衣衛內部很不滿,為了給屬下掙個待遇,胡為宗和餘太初對東籲的情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