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的心中有了腹稿,音綜策劃寫的很快。
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他的策劃便完成了。
這個策劃,他是根據前世的幾款比較火的音綜揉揀撮合而成。
李夏仔仔細細的檢查,慢慢修改細節。
當年有些節目興起的時候,網際網路還沒有這麼發達,電腦都沒現在普及,更別說智慧手機。
時代在發展,你的節目也不能一成不變,要緊跟時代步伐。
離開群眾,就只能被群眾拋棄。
因此,李夏根據這個時代的大環境做出了一些修改。
自己看著差不多後,便叫助理單良把林峰和公司策劃、運營、宣傳三個部門的負責都叫到自己的辦公室。
三人很快來到李夏的辦公室。
單良把李夏寫好的策劃列印出三份,分發到三人的手中。
給每人倒了一杯茶後,默默地站到一旁。
李夏開口道:“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公司將要和逗音合作推出一檔音樂選秀的綜藝。”
“昨天跳動符號的張總打電話過來,希望雙方儘快洽談一些具體細節。”
“這是我自己的寫的一份關於這款音綜的創意,你們先看一下,有什麼需要最佳化和斧正的。”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想,具體怎麼實施,還是要看雙方商討後的結果。”
老闆又開始展現自己的才能了?
音綜策劃桉都自己動手寫。
林峰意味深長瞥了一眼策劃總監方想。
感受到林副總灼灼的目光,方想暗暗叫苦。
林峰年底時就交代他們寫這個音綜的策劃桉,他們也確實寫了。
只是年底的事情比較多,加上元旦和春節放假,這份策劃桉他們部門還未寫完。
誰曾想,老闆自己寫了一份。
這不是間接的說他們策劃部無能嘛。
方想覺得自己的臉有點掛不住,想要解釋。
“李總,我們部門······”
李夏擺了擺手,打斷了他。
“我知道你們部門在寫,現在先看下我寫的。”
“現在屬於我們公司內部磋商,有什麼好的想法都可以加進來,具體完善。”
方想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再說話。
整個辦公室變得很安靜,只有紙卷翻頁和偶爾的喝水聲。
李夏寫的音綜大致分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海選,這個階段和別的選秀音綜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是,海選階段全程線上直播。
第二階,海選出的99名選手分為三個組,透過任務、訓練、考核,讓選手在導師訓練下成長。
在訓練和考核這個過程中將會有63名選手被淘汰。
最終每組選出12名選手,進行分組對抗賽。
這12名選手由導師選出8人,粉絲投票選出4人。
第三階段舞臺分組對抗賽,三組36名選手進行分組對抗。
經過若干輪角逐,最終決勝出十強、三強、冠軍。
舞臺分組對抗賽階段,採取全新的網路投票制,根據選手從演唱開始到結束時的實時人氣票來進行排名。
每場排名最後的三位將會被淘汰,淘汰後的選手將進入網路投票復活環節,經過網友一週時間的投票,票數最高的可進入下一輪。
】
現場會安排五名頂級音樂院校的教授作為嘉賓,對選手進行點評,不過嘉賓的點評僅作為參考,對選手是否晉級不產生直接影響。
這樣做的好處是增加網際網路時代的網友深度互動,每一位網友都將成為決定比賽程序的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