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3部分

這話怎麼說?

阿姆利則是前線,而賈朗達爾是後方。

接下來,不管怎麼打,印軍都得以賈朗達爾為基地,因此得在賈朗達爾部署作戰部隊與作戰物資。

可見,賈朗達爾的重要性還在阿姆利則之上。

巴軍從伯坦果德南下,印軍已經別無選擇。

只是,這仗到底該怎麼打?

印軍開始調集兵力,準備在賈朗達爾北面與巴軍決戰。

因為主力部隊都在阿姆利則,所以印軍不敢推守賈朗達爾,不然由賈朗達爾到阿姆利則的鐵路與公路都會被巴軍切斷,也就必須在賈朗達爾北面作戰,盡最大的努力把巴軍擋在伯坦果德附近。

只是,兩天之後,印軍就沒有了動靜。

為啥?

巴軍根本就不可能進軍賈朗達爾,甚至無法完成對伯坦果德的包圍。

隨後,印軍的這個判斷得到了證明。

其實,根本就不是印軍的判斷。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是美國情報機構幫了印軍的大忙。

在印軍調整兵力部署的時候,美國情報機構利用偵查衛星拍攝的照片,對巴軍的兵力部署,準確說是後勤保障能力做了分析,得出了巴軍後勤保障不給力,無法向賈朗達爾進軍的結論。

隨後,美軍還斷定,巴軍會在適當的時候收縮戰線,結束攻打伯坦果德的行動。

為啥?

就在巴軍的前鋒部隊從伯坦果德南下的時候,至少有3個旅撤了下去,而且全都是主力部隊。

關鍵,其實就是後勤保障。

因為後勤保障的難度實在是太大,巴軍最多隻能勉強維持幾個旅在前線作戰,所以根本不可能從伯坦果德南下攻打賈朗達爾,甚至無法完成對伯坦果德的佔領行動,那會增加200萬張吃飯的嘴。

巴軍大舉南下,其實是要尋求印軍決戰。

為啥?

透過一場決戰,打掉印軍的主力部隊,才能保住剛剛到手的勝利果實,然後讓部隊從伯坦果德退回去。

簡單的說,就是透過一場決戰來穩住這邊的戰場局面,讓印軍放棄反攻的念頭。

當然,如果能夠在決戰中殲滅印軍主力部隊,印軍也沒有能力發起反擊。

然後呢?

巴軍就能退回克什米爾地區,分派兵力控制整條邊境線,達到全面佔領與控制克什米爾的目的。

其實,這才是關鍵。

為啥?

在巴軍大舉南下的時候,北面的戰鬥還在進行,即巴軍的另外一支部隊正在圍殲查謨南面的印軍。

顯然,巴基斯坦的目的依然是佔領與控制克什米爾。

如果印軍在這個時候跟巴軍決戰,必然會遭受極為慘重的損失。

到時候,哪怕能夠守住賈朗達爾,也別想北上反攻克什米爾,更別說從巴基斯坦手裡奪回克什米爾。

當然,就算印軍沒有跟巴軍決戰,也未必能夠奪回克什米爾。

只是,不管怎麼說,印軍在這個時候前去決戰,就中了巴軍的下懷,必然會遭受極為慘重的損失。

折騰一番下來,印軍已經錯失先機。

以當時的局面來看,如果印軍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即知道巴軍正在向拉合爾方向集結重兵,就應該搶先在該方向上發起行動,哪怕不以攻佔拉合爾為目的,也應該透過戰術進攻來遲滯巴軍的部署行動。

要是能夠拖上十天半個月,局面會大為改觀。

可惜的是,印軍並沒有主動採取行動。

三天後,巴軍結束了在伯坦果德南面的突擊行動。

隨後,巴軍突擊部隊開始後撤。

這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