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dna鑑定需要幾周的時間。就在等待dna鑑定結果的日子裡,那具乾屍是不是彭加木遺骸,引起激烈而廣泛的爭議,有人說可能是彭加木遺骸,有人斷然否定。
否定的理由是:乾屍身高只有1米65(最初的報導),而彭加木身高1米70。另外,彭加木失蹤時,帶有照相機、水壺等金屬物品,穿一雙翻毛皮鞋,而發現乾屍的現場沒有這些物品。還有,發現乾屍的地點距彭加木當時出走的地點近100公里(最初的報導),距離太遠了。彭加木生前所在單位領導、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黨組書記傅春利看了乾屍,認為最主要的疑點就是乾屍面部結構與彭加木先生的面部特徵不相近。他說:&ldo;乾屍的眉骨到頭頂的距離只有3厘米,這與彭加木有著極大的區別,彭加木為寬額頭。另外,乾屍的大拇指指甲也特別長,而彭生前沒有留長指甲的習慣。&rdo;
持肯定的理由是:經專家對乾屍牙齒、頭皮等各部位骨骼進行測量和鑑定,初步判斷,該具乾屍對應的人的死亡時間距今30年左右,身高1米70以上,足長42碼,死亡時的年齡在52歲至55歲之間,系短髮。彭加木30年前失蹤時為55歲,身高1米70,足長42碼,出走時疑是彭加木遺體的乾屍留短髮,這些特徵與乾屍吻合。另外,據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在2006年4月17日報導,發現無名乾屍的地點距離彭加木腳印消失處‐‐庫姆塔格沙漠邊緣的庫木庫都克,只有20公里。
曾經多次參與尋找彭加木的夏訓誠研究員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採訪時指出,當年的搜尋活動一直侷限在沙漠邊緣,從沒有走進過沙漠腹地。這兩者之間還是有可能存在關聯的。沙漠比較高,在比較高的地方可以看看有沒有水的痕跡,而且在這個庫姆塔格沙漠羽毛狀沙丘的這一邊可以看到一個乾的湖泊,有流水的痕跡,所以他(彭加木)也有可能到這裡。
不過,曾經多次穿越羅布泊的吳仕廣指出,從地圖上來看,從彭加木的腳印消失的地方距乾屍的第一發現地雖然只有23公里的直線距離,但是這其中並未包括翻越十幾座沙丘的路程。&ldo;試想,在地表溫度達到60c以上的6月份,又有誰會到達那個地方?何況一個已經行走了78公里的人。&rdo;
◆乾屍險些被拿去展覽創收
我關注著媒體對於羅布泊那具疑似彭加木遺骸的種種報導。我注意到2006年4月21日《中國青年報》所載報導《羅布泊疑似彭加木乾屍險些被農民拿去展示創收》,透露了更多真實的資訊:
4月13日,&ldo;羅布泊發現了一具可能是彭加木的乾屍&rdo;的訊息,再度使尋找彭加木行動成為熱點話題。
其實,那具被認為可能是彭加木的乾屍早在2005年4月就被發現了。
據當時發現乾屍的敦煌市七里鎮南臺堡村村主任劉學仁說,屍體是在庫木庫都克沙漠乾涸河床西南方向的左岸發現的,當時乾屍面部朝下,身體大部分被沙覆蓋。
劉學仁說,發現屍體後,並沒有意識到這具乾屍會是彭加木的屍體。他把開計程車的兒子叫來,準備將屍體運回去展示,可以收些門票錢,搞創收。但車是兒子包租的,當時屍體有些味道,車主不願意拉屍體。他和兒子只好找了個地方將乾屍埋了,想等以後再說。
11月,地處甘肅省蘭州市的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董治寶前往該地進行考察研究,正好搭乘劉學仁兒子的計程車,閒聊中無意提起這具乾屍。
憑職業的習慣和對彭加木失蹤事件的瞭解,他突然冒出個念頭:這是不是彭加木的屍體?他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彭加木生前的科研夥伴、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夏訓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