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嬸又告訴了她們應該在秋忙前就種上,還說明年她提醒她們種菜的時辰。
&ldo;那菜種了,也不是一點用都沒有,才長出來的小白菜也是好吃的很,那蘿蔔秧子可以拿來醃成醃菜,到了冬時,也是一個好菜,到時不會弄,儘管來找嬸子幫忙,可別再亂弄,糟蹋了東西。&rdo;
兩人向王嬸道了謝,李曉庭又問王嬸:&ldo;如今便什麼都種不了了麼?&rdo;
王嬸笑著回道:&ldo;下種子怕是不行了,可以分些蔥和韭菜,哦,對了,蒜倒是還能種。&rdo;
兩人向王嬸要了些蔥,又問了王嬸該怎麼做,便道了謝告辭了。
如今王嬸也是忙人,她們倆人才坐了不過半個小時,便己經有三撥婦人來找王嬸了,有一個人來的,也有兩個人來的。幸得大樹媳婦不像二樹媳婦那般害羞,幫著招呼了那些婦人,只見那些婦人來時空著手,走時都拿了一個布包,想來,王嬸己經開始領了鞋底給那些婦人做了。至於沒有壓金,王嬸如何管理住那些婦人,李曉庭相信王嬸定能比她做的更好,便也不多嘴。
古代的這些婦女,雖然不像現代女子個個上學識字,卻是從小便開始接觸各種生活上的問題,怕是許多事比成長在現代,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的自己要懂得更多,看得更明白,也能處理的更好。即便她們不會懂得更多,也始終是這世上土生土長的原居民,定然有自己沒有的優勢與自己不懂的處理方式,自己稍稍提個建議便好,還是不要過多的指手劃腳的好。
李曉庭與小菊,一人提了一小梱二樹幫忙挖的小蔥,從村裡穿過,正有說有笑的往村尾走去。一聲嬌悄的&ldo;唉喲!&rdo;打斷了她們的談話。
李曉庭順著聲音望去,見幾個婦人在不遠處站著聊天,其中穿著最光鮮的那個大肚婦人正用帕子擋著點兒嘴,滿臉笑的望著她與小菊。想來那聲&ldo;唉喲&rdo;,便是出自那婦人之口吧。李曉庭轉回頭見小菊毫無反應,知道是不需要打招呼的人,便未停腳步,依舊與小菊並排著往家行去。
那大肚婦人見兩人似未聽見自己似的,腳步連停都沒停一下,便加大了聲音:&ldo;這不是我們家小菊嗎?看看這如今的穿著打扮,看來是真被哪個貴公子看上,要去城裡當姨娘了。嘖嘖嘖,這還未被抬進門呢,就用上丫環了,看到自家人連招呼都不打一聲,果真是好大一個姨奶奶的排場呢!&rdo;
李曉庭翻了個白眼:這女人怕是個瞎子吧!今日因打算幹農活,小菊可是穿的平時的舊衣服,也就頭上插了支自己送給她的銀釵。
而自己雖然穿著棉布做的古裝,卻是比稠布便宜不了多少的細棉布所做,還是身新衣服。那女人倒是從哪裡看出小菊穿著打扮像姨奶奶來的?又從哪裡看出自己是小菊的丫環來的?
不過,既然小菊不答理她,李曉庭便也懶得答理她。
大肚婦人見自己說了半天,除了開始那聲&ldo;唉喲!&rdo;讓那據說城裡來這兒落戶的老姑娘看了自己一眼,便不曾再得到任何反應,她又不好追著那兩人繼續說,便訕訕的與自己身旁的幾個婦人笑了笑,又大聲道:&ldo;早知道那小菊是個聾的,沒想到那老姑娘也是個聾的。&rdo;
李曉庭與小菊走的並不算快,自然是都聽到了這句。待行到空地上時,小菊歉意的同李曉庭說了句:&ldo;曉庭姐,真是對不起。是我連累你了。&rdo;
李曉庭則哈哈笑道:&ldo;小菊不會從來沒答理過她吧?唉喲,笑死了,那她不是每次跟你說話都能把自己憋死。&rdo;李曉庭笑的有些誇張,不過是想寬小菊的心罷了。
小菊明白李曉庭的好意,便調整好自己的心情,答道:&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