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1章 作妖的西班牙人

這段時間,崇禎倒是沒有到處出去折騰。

畢竟第二個五年計劃要結束了。

而且各地巡撫的人選吏部已經提報上來。

倒是最近有一件事大傢伙又爭論了起來。

之前吏部提報人選名單,又廷議投票,投票的結果交給皇帝。

當然,皇帝會參考投票結果。

而現在吏部發出了通文,說這巡撫衙門的官員投票,由立法院來投,內閣和軍委會的人就不要參與進來了。

結果因為這個事,王永光被大部分人懟,懟得欲仙欲死。

但後來大家才知道,這是皇帝的意思。

從崇禎十一年的十一月開始,中央權力架構做了最後的微調。

內朝組建了一個新的衙門,叫內廷。

內廷下面分出吏部、禮部、翰林院、鎮撫司、科學院。

這是將原來的禮部從內閣剝離出來。

但是原來的禮部管著全國的教育。

而教育體系其實歸內閣管。

所以,禮部提出來後,額外成立教育部,統管全國教育。

那為什麼要將禮部提出來?

禮部是做什麼的?

很簡單,做思想宣傳的,你可以理解為宣發的媒體,例如大明日報,就在禮部下面。

那內閣作為行政最高衙門,就不要宣傳的媒體了嗎?

當然也要,內閣重新組建報社,內閣的報社主要宣發新政和日常新聞,有內閣新聞司統一管理。

而大明日報這一類的皇家報社,則是宣發、點評社會風氣,做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引導。

在一個組織力,有三樣東西是最核心的。

哪三樣?

人事任免權、筆桿子和槍桿子。

這三樣,一樣不能少。

高明的管理者,從來只抓核心。

這三樣就是核心。

對應的是吏部、禮部和軍委會。

至於翰林院為什麼進來了?

很簡單,皇帝的御用秘書。

以前御用秘書是內閣輔臣,現在內閣獨立成行政衙門,皇帝總不能沒有秘書吧?

例如傳達皇命給內閣、立法院、軍委會,讓翰林院的人做跑腿。

翰林院在唐朝開始成立,就是專門做這事的。

這是內廷的組成。

那為何選拔巡撫要讓立法院來推薦?

原因很簡單,巡撫管理地方人事、官員紀律等等,這個角色與當地的布政使、知府、知縣等地方官員是有衝突存在的。

布政使、知府、知縣等屬於內閣這條線管理,如果將任命和管理布政使、知府、知縣等官員紀律的巡撫交給內閣來廷議選舉,內閣豈不是可以從巡撫人員裡選那些對自己有利的人出來?

這就是自己選人來管理委任自己的人了,這從權力制衡上不合理。

而立法院在地方上不參與行政事務,屬於事外編制,沒有利益牽扯。

所以讓立法院來公投是最好的。

而且立法院下面有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等司法部門,讓他們公投巡撫的候選人員,是最合理的。

如此一來,這套中央權力架構的調整,算是階段性完成了。

為什麼到崇禎十一年才做這樣的調整?

還是那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當社會還處於封建農業社會的形態,上層建築一口氣全部變了,會亂套。

上層建築一定是要適應經濟基礎的。

眼下商業時代已經到來,諸多部門自然要做相應的調整。

接下來的十一月份,立法院就開始根據吏部提報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