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道:&ldo;若滿人敢進入中原,那是他們自己找死,到時正方便我軍將其一舉圍殲,至於百姓的死傷,為做大事那也是難免,我軍一統中原之後,對各地受到滿人侵害的地方減免數年錢糧便是。&rdo;
盧象升冷笑道:&ldo;在洪大人眼中,這些百姓地性命只值點錢糧,人死了,減免錢糧又有何用。&rdo;轉向李鴻基道:&ldo;殿下,我強明弱,殿下若要伐明,有的是時機,何必趁現在這個時候,若是百姓認為我們和滿人一起竄通好的,那殿下的聲譽豈不要大受影響。&rdo;
洪承疇一直盯著盧象升,等他一說完,馬上反駁:&ldo;盧大人此言差矣,誰不知我軍和滿人已仇深似海,現在整個中原各個茶樓酒館還在盛傳著我軍大敗滿人地評書,又有誰會認為我軍與滿人勾結,眼下我強明弱是不錯,可大明三百年的江山並不是一下就能滅亡的,若能用最小的代價滅明,又何樂而不為。&rdo;
李鴻基聽著兩派人馬的爭執,心中也正在盤算,到底是助明還是伐明,李鴻基對皇太極也是佩服不已,沒想到遭受到如此大的挫折,不到三年,又回復過來,若是此時伐明,李鴻基對攻下京師還是有把握,只是滿人會不會乘機進入中原,當再次和滿人對上時,唐軍還會不會贏得象上次一樣輕鬆,若是萬一輸了,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
這冥冥之中會不會有天命,天命又是什麼,他又為何會來到這明未,正因為李鴻基知道後世的歷史才迷茫起來,若是現在伐明必定要和滿人對上,唐軍若敗於滿人之手,那和以前的歷史可就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把明亡的時間提前了而已。
以唐軍現在的軍力對上滿人若說會失敗,恐怕唐軍中人沒有一個人會信,李鴻基自己也不信,可是當年的闖王率軍六十萬與滿人交戰,他恐怕也不相信自己會失敗吧,大明對義軍圍剿了十幾年,義軍越打越強,可為什麼一和滿人交戰,失敗一次,義軍就再也無翻身之力,這裡面又有什麼古怪。
見眾人還在爭吵不休,而宋獻策一直沒有說話,李鴻基不由向他道:&ldo;宋愛卿,你有什麼想法,說說看。&rdo;
宋獻策清了清嗓子。道:&ldo;殿下,伐明有伐明地好處,只是若先消滅滿人也並無不可。還請殿下栽決。&rdo;得,宋獻策等於沒說。
李鴻基的目光又轉向了顧君恩,道:&ldo;顧愛卿。那你說說。有什麼看法。&rdo;
顧君恩在草原用了三年的時間。連築數十城,將草原牢牢控制在唐軍手中,功不可沒,如今已受封為中書令,在文臣中與周鳳梧,宋獻策並列。在武臣中與馬維興,高立功同級,都是正二品地高官,如今草原上只不需要這樣一個高官作鎮。李鴻基就將他調回了西安。
顧君恩在草原三年,此時年紀雖輕,臉上已有了風霜之色,見問道了自己,回道:&ldo;殿下,臣以為此時無論是伐明和助明都有不妥。&rdo;
兩派正爭執不下,兩邊都有一個正兩品的高官贊同,正需要其他人支援才能取得優勢,宋獻策卻油滑的很,兩邊都不得罪,眾人頓時把目光都集中到顧君恩身上,顧君恩一開口,現場頓時嗡嗡聲大作,沒想到他竟然兩邊都不贊同。
李鴻基&ldo;哦&rdo;了一聲,卻大感興趣,道:&ldo;為什麼都不妥。&rdo;
顧君恩道:&ldo;殿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我們何不坐觀其變,做那漁翁,又何必急匆匆地加入進去。&rdo;
眾人頓時默然,唐軍每攻下一座城,都是嚴守軍紀,武將們聽到滿人屠城,才熱血沸騰,想要教訓滿人,文官們卻一直認為滿人只是癬疥之疾,一統中原才是大事,聽到武將要助明,才提出不如伐明,都沒有考慮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