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寧鐵騎雖然精銳,但在關外年年和滿人交戰,損傷嚴重,凡是軍士,一入便是終生,許多人都已五十多歲還在軍中,按這樣一減下來,八萬關寧鐵騎只留下了二萬餘人。
這二萬多人都是精銳中的精銳,若是用冷兵器作戰,唐軍同樣人數肯定要輸,至少人數要一倍以上才有勝利地把握,李鴻基不好再減。
吳三桂雖然知道投降後,唐軍肯定會對關寧鐵騎有動作,只是怎麼也沒有想到剛投降,動作幅度就會如此大,八萬人一下子減到二萬。
只是皇帝的藉口光明正大,汰弱留強,而且大撒金錢,最高的一名快六十歲的殘疾老兵拿到了三百八十枚銀元,他丟了一條胳膊和一條腿,拿到了最高的傷殘補償二百枚銀元,從十五歲參軍,拿到了軍齡補償一百八十枚銀元,這些錢足夠他舒舒服服的過完餘生。
多數人都是參軍十年以上,他們拿到了五六十枚銀元,可以當得上他們以前幾年的軍餉,又有田地可分,生活無憂,拿到錢計程車兵都是興高采烈的離開,許多人都還有親人,他們解職為民後,剛好可以和自己的親人遷移回去。
他們和滿人打仗。那是保家衛國,許多人要放棄遼東去救援京師,並不是沒有意見。只是他們作為士兵沒有發言權,唐軍讓他們能重回家鄉,又有一筆可觀地收入。士兵回到家中後。全家都對皇帝千恩萬謝。許多人都供起了皇帝的長生牌位。
這次唐軍付出的代價也頗大,總供花了三百多萬枚銀幣,不過,贏得了關外數十萬民眾地心,又將關寧鐵騎削弱到可控制的範圍。李鴻基對這筆買賣還是比較滿意,何況唐軍也並沒有吃虧。光關寧鐵騎栽軍後留下的四萬餘匹戰馬就不止值三百萬枚銀幣。
剩下地二萬餘人李鴻基比照唐軍野戰軍地待遇,將他們地軍餉提高到每月五枚銀幣,比原先的軍餉翻了一倍多,士兵們都歡聲雷動。畢竟當兵吃糧,為誰戰不是戰,正是這種想法,才使他們在原先的時空,剿滅南明也是不遺餘力。
祖大壽倒是真對權力毫無留戀,只有吳三桂滿嘴苦澀,雖然說是汰弱留強,可是蟻多咬死象,從八萬人一下減到二萬人,他的力量減少了是事實,只是無論留下來計程車兵還是遣散的人都是高高興興,就是許多將領官職雖然小了,帶地兵也少了,可是他們的軍餉比以後高了十倍,也是高興的居多。
這樣看來,整個關寧軍中好象只有他吃了虧,這讓吳三桂更是鬱悶,他的心事還不能向人訴說,胡守亮,方獻廷都被皇帝以才堪大任為由調到了皇帝地近衛軍,另外給他派下了五六個參謀補缺。就是這二萬人,再也不是能任由吳三桂指揮。
唐軍中只有一個人比吳三桂鬱悶,那就是身兼兩職的大唐戶部侍郎,戶部銀行第一任行長陳宇,這次出兵,唐軍軍費就準備了二千萬枚銀元,陳宇作為戶部第二號人物隨行,攻下京師後,陳宇本來以為會有大批銀兩接收,結果讓他大失所望,皇帝的內庫存銀才五十餘萬兩銀,大明的國庫中存銀更是不足三十萬兩。
這筆錢看起來不少,但連唐軍軍費的一個零頭都不能補足,好在皇宮中的藏寶豐富,名貴字畫,精美瓷器,古董玉玩到處都是,只是唐軍現在差不多已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總不能把這些宮內的東西又拿出去變賣。
京師富得流油的大有人在,唐軍又不能無緣無故的收剿別人的家財,唐軍打了無數次仗,看來只有這次是虧定了,聽到皇帝要拿三百萬枚銀元來栽減關寧鐵騎,陳宇心痛的要死,只是皇帝下了令,心痛也得花
李鴻基在薊縣待了三天,將事情處理了個大概,就將後續工作全部丟給了陳宇,李鴻基自帶大軍返回,除了留下五千官兵維持秩序外,二萬多關寧鐵騎也夾雜在其中。
陳宇雖然心痛銀子,但做起事來一絲不芶,花了將近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