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先還是要說到下單翼設計的固有缺陷,之所以F…4和幻影3會採用進氣道上置於機翼之上,那是因為設計中要有效地保證飛機的機動性,作為戰鬥機先要做好本職的空優工作,所以為了機動性也就不得不選擇下單翼設計,之後為了下單翼設計,才不得不選擇進氣道上置。
到了三代機的時代,雖然一開始的戰鬥機黑手黨一直鼓吹要把飛機專機專用,但隨著戰鬥機的成本越來越高,多用途依舊是未來的道路,於是為了多用途作戰能力,下單翼設計所導致的機翼離地太低問題始終是難以解決,導致很多地安全問題。
也就在下單翼離地太近的問題飽受詬病之時,偉大的諾斯羅普公司在一次意外中,第一次發現了邊條翼設計的作用,於是各大設計師們才開始了對邊條翼的不斷探索和研究,發現邊條翼可以在機翼表面拉出有益渦起到和固定鴨翼同樣的效果,這將能夠大幅度最佳化飛機的大迎角機動性。
而同時又因為邊條翼可以對流經翼下的氣流起到良好的預壓縮作用,即便是三代機的進氣道設計到邊條的下方,也同樣可以有非常好的進氣效果,那麼這時候就算是採用中單翼甚至是上單翼,其實也同樣能夠讓飛機擁有堪比下單翼的機動性。
下單翼的優勢終於因為新技術的出現而有所淡化,那既然下單翼的優勢已經不再明顯,那麼離地高度更大一些的中單翼或者上單翼設計就迎來了曙光,又因為它們有更加優秀的對地掛載能力,這自然也是備受歡迎。
並且與此同時,腹部進氣道也在三代機時代隨著F…16強勢崛起,設計師也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方案,下單翼設計自然就不再那麼吃香。
而到了這時候,或許就會有人開始腦洞,既然邊條翼如此優秀,下單翼本身也擁有強大的空優機動能力,那要是把這兩者都結合起來的話,肯定就是強強聯合了,這樣的戰鬥機在空優作戰的時候肯定吊打一切啊!
再則,雖然下單翼的設計離地高度低,但也不是不能用作多用途,F…4、幻影3、幻影2000,這三款飛機不都是擁有不錯的多用途作戰能力嗎?掛載彈藥不方便是地勤的事,稍微克服一下也就過去了,相比之下還是讓飛機上天之後效能更牛逼更值得設計師用心追求。
但實際上的情況下對於這種想法,那簡直就是笑話,前面都說了下單翼加進氣道上置的設計中,為了保證進氣口的來流不被機翼阻擋,就已經將進氣口往前移動了,現在要是再給機翼前端增加邊條翼。
想想,更加靠進前方的邊條翼肯定會阻擋進氣口在大迎角狀態下的進氣效果,更甚者,邊條翼上方所拉出來的脫體渦流會直接流入進氣道里面,不僅這渦流沒法在主翼上表面產生增益,甚至渦流在進入進氣道之後會非常不穩定,將直接造成發動機喘振。
所以到了三代機的時代,有邊條翼的飛機要不就是進氣道佈置在邊條翼下方,要不就是直接像F…15或者蘇27那樣佈置在飛機的腹部,其它的已經很難再看到下單翼加進氣道上置的設計方案
陸總師倒是前前後後用了半小時把這下單翼和進氣道上置的設計方案的歷史、優缺點都做了詳細地介紹之後,終於在宋總師那邊引起了一些連鎖反應,看樣子宋總師似乎是首先明白了什麼,對著陸總師則是頻頻點頭,投去了佩服的眼神之後,卻又沒有下文。
看宋總師這樣的動作,那就更加令人感到各種費解了,看來陸總師的設計方案真的是非常有深意啊!絕對是上一位面沒有出現過的設計方案,而且恐怕這種設計也是相當優秀啊!
緊隨其後的,陸總師直接又讓助手換掉了大螢幕上所投影的圖片,這時候就已經不再是飛機的總體三維模型了,反而是飛機的側檢視躍然於螢幕之上,而這側檢視放出來之後,楊輝也終於看明白為什麼陸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