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本篇仍主要是討論處世之道。篇內寫了許多處世不易和世事多患的故事,希望找到一條
最佳途徑,而其主要精神仍是虛己、無為。
全文分為九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其為道德之鄉乎”,寫山木無用卻能保全和雁不能鳴
因而被殺,說明很難找到一條萬全的路,最好的辦法也只能是役使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
浮游於“萬物之祖”和“道德之鄉”。這一部分對於揭示篇文題旨最為重要。第二部分至
“其孰能害之”,指出貪圖權位必然引起爭端,必然帶來禍患,唯有“虛己”才能除患避
禍。第三部分至“而況有大塗者乎”,透過賦斂以造鐘的故事諷喻不應拘滯於物,真正需要
的是順任自然。第四部分至“而況人乎”,寫孔子在陳、蔡之間被圍,說明世途多艱,“削
跡捐勢”、“不為功名”才是處世之道。第五部分至“固不待物”,透過孔子和桑雽的對
話,進一步提出緣形、率情的主張,即順應自然去行動,遵從本性去縱情。第六部分至“此
比干之見剖心徵也夫”,寫莊子的貧困,原因卻在於“今處昏上亂相之間”。第七部分至
“聖人晏然體逝而終矣,”透過孔子被圍時的態度,說明聖人身處逆境也能安然順應。第八
部分至“吾所以不庭也”,借莊子一系列所見喻指人世間總是在不停地爭鬥中。餘下為第九
部分,透過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說明忘形的重要。
【原文】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
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於山(1),舍於故人之家(2)。故人
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3)。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
“殺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
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4)?”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
似之而非也(5),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6),無譽無訾(7),一龍一
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8);一上一下(9),以和為量(10),浮游乎萬物之祖,物
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此神農、黃帝之法則也。若夫萬物之情(11),人倫之傳
(12),則不然。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13),尊則議(14),有為則虧,賢則謀,不
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15)!悲夫!弟子志之(16),其唯道德之鄉乎(17)!”
【譯文】
莊子行走于山中,看見一棵大樹枝葉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樹旁卻不去動手砍伐。
問他們是什麼原因,說:“沒有什麼用處。”莊子說:“這棵樹就是因為不成材而能夠終享
天年啊!”莊子走出山來,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興,叫童僕殺鵝款待他。童僕問主人:
“一隻能叫,一隻不能叫,請問殺哪一隻呢?”主人說:“殺那隻不能叫的。”第二天,弟
子問莊子:“昨日遇見山中的大樹,因為不成材而能終享天年,如今主人的鵝,因為不成材
而被殺掉;先生你將怎樣對待呢?”
莊子笑道:“我將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好像合於大道卻並
非真正與大道相合,所以這樣不能免於拘束與勞累。假如能順應自然而自由自在地遊樂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