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五十一章 世襲【求訂閱*求月票】

“他們真的走了,先生確定不會對地方管理造成動盪和衝擊?”

其實嬴政也一直就在右相府,這麼大的事情,也不是晉遙一個人能決定的。

嬴政來了,李斯也來了,包括太尉府的王翦也來了,就是在擔心出事。

畢竟這一個決定,涉及的人太多了,並且都是地方貴族,那種即使國滅了,秦國也不敢動他們的超級大貴族,大世家。

隨便拎出來的一個,家族歷史都快能趕上秦國曆史的那種,還有不少的甚至比秦國曆史還長。

“幫助我們穩定地方的是那些縣令、縣尊、道長,而不是這些大貴族,大世家,相反他們的存在才是我們一直提防的。”晉遙淡定的開口。

這一次召集的是在一地極具影響力的大貴族大世家,影響力都在一郡半郡的那種。

但是這些人從來也都不是幫助大秦穩定的力量,真正幫助大秦穩定地方的就是這些大貴族大世家控制下的地方小族。

若是大秦將這些大貴族大世家給移走,對那些地方小族來說,反而是讓他們看到了向上的機會,搬走了凌駕在他們頭頂上的大山。

這對地方小族來說,反而是一件拍手稱快的事情,至於再跟著這些大貴族大世家反抗,他們又不是真的傻,要跟著這些人一條路走到黑,去送死。

“此計名為,釜底抽薪!”晉遙笑著說道。

這些大貴族大世家能夠跟大秦叫板,讓大秦忌憚的底氣就是來源於那些地方世襲世祿的地方小族。

在察舉制之前,秦國的選官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客卿制,一種就是自黃帝時期就一直沿襲的世襲世祿制度。

客卿制就是君王特別發掘的人才,聘請為客卿,然後空降到某個重要的職位擔任長官,比如商鞅、張儀、范雎、白起等等都屬於是客卿制發掘的人才,也大多是來自國外的人才。

因此,客卿制其實影響的也只是最上層的職位變動,對底層官員的影響並不大。

真正決定朝堂穩定的還是世襲世祿制。

世襲世祿制是秦國最根本的選官之法,世襲世祿制就是官位世襲,比如隴西太守李崇,李信的祖父。

李崇的父親曾是魏國官員,但是卻在惠文王時以客卿身份入秦,封為御史,而後李崇也世襲父親的位置,得到了隴西太守的職位,封南鄭公。

而後李崇之子李瑤也因為官位世襲,在秦國攻打楚國設立南郡之後,成為南郡郡守,但是爵位卻是沿襲了他父親,封為狄道侯。

之後就是李信,李信並不是出身微末,否則也到不了嬴政身邊,一出來就是將軍之位。

也因為家世,加上秦國號稱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老秦人規律,李信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嬴政最寵信的年輕將軍。

歷史上李信明明在滅楚大戰中損兵折將,為什麼後來還是能作為副將滅燕,除了是因為第一次滅楚戰中有各種意外因素外,最關鍵的還是李信背後的勢力太強大了。

世襲世祿制下,官員擔任一方長官三年,官位就能夠傳給自己的一個子嗣。

如在一地擔任縣令、縣長超過三年,那麼他死後,他的兒子也會是下一任縣長、縣令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咸陽幾乎也會預設他的子嗣是第一繼承人選,在繼任者選出之後蓋上咸陽的大印正式坐實了他的身份。

也因此,貴族也就從此形成,掌控住地方。

但是這卻也無法避免的,大秦大小三千餘縣,雖然縣令縣長都需要咸陽來任命,但是咸陽卻不可能每一個縣令縣長都專門從咸陽抽調走馬上任。

更何況這時代的讀書人太少了,能夠有能力掌控一地的人更少,也只能讓這些從小耳聞目染的子弟接替他們父親的位置,繼續管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