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章 關東名士、新平過往

前秦滅前燕之後,將戰略重心轉向西南,先滅仇池,威懾吐谷渾、前涼稱藩,降服隴西鮮卑乞伏部,又奪取梁、益之地。

當時,苻堅召王猛入朝升任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以曾隨其學習為政之道的胞弟陽平公苻融留守鄴城,坐鎮關東。

苻融在冀州效仿王猛施政,開設學宮,整頓治安,在他任職期間,盜賊止息、路不拾遺,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此前,慕容垂與謀主高弼設計,透過任職於幽州的舊部平規,挑撥離間鎮守幽州的苻洛與鎮守冀州的苻融。

以擅自興辦學校為名,苻洛聯絡朝臣糾劾苻融,出於無奈苻融派主簿李纂前往長安申訴。誰知走到半途中,李纂就因憂思過度,加上舟車勞頓,染病身故,隨後才發生屢次不應徵闢的渤海名士高泰前往長安為苻融申辯一事。

苻融都督司、冀、幽、豫、並、青六州時,在其麾下任職的關東名士為數眾多,可謂是人才濟濟。

擔任地方郡國守相者,比如清河相郝略、齊郡太守崔逞,以及先後任職河間相、濟北太守的申紹。

與郝略同族的郝晷是王猛舊交,郝晷曾任前燕散騎侍郎,桓溫第三次北伐時,於枋頭之戰期間出使前秦,謀求兩國締結友好,卻私下將前燕情報透露給王猛。

申紹也曾在前燕任官,做到尚書左丞,慕容評專權時,曾上疏革新政治,未受採納,他與族兄申胤並稱二申。申胤在枋頭之戰時,與封孚、悉羅騰一同受到統兵抵禦桓溫的慕容垂提拔,做出晉軍必敗的判斷並分析原由。

封孚有外總機事、內參密謀之能,加上自幼聰明機敏,為人寬和有禮,時人稱許他為士君子。

出身鮮卑人的悉羅騰,既能制定軍事決策,也能領軍前出作戰,枋頭之戰中燕、晉兩軍沿黃河對峙,在雙方前哨相互試探時,他先是生擒晉軍嚮導段思,又擊斬率部繞行燕軍側後的李述。

而申紹在仕秦後,除了擔任河間相之外,還加散騎兼任繡衣使者,與尚書郎房默同為苻融的佐官別駕。與之類似的是,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袁紹在奪取冀州後,以名士沮授、田豐為別駕,其中沮授就是加將軍銜監護諸將。

房默出身清河房氏,與弟弟房曠並稱二房,房曠受王猛舉薦被任命為尚書左丞。同為清河望族的崔氏,在前秦仕官較為出名的除了崔琰的後人崔逞,還有崔琰從弟崔林的後人崔宏。

如房默、崔逞這樣的,是郎官出外任職,這種制度沿襲自魏、晉,既增添地方官的歷練,也監察地方、尋訪人才。

崔逞在前燕時就以文才著稱,官拜黃門侍郎兼著作郎,負責撰寫國史燕記。

有冀州神童之稱的崔宏,則是在經過苻融的嚴格選拔後,被任命為陽平國侍郎兼領冀州從事。

那時的崔宏年僅十三、四歲,還是個將至花季的少年,在處理公務以外的時間,最大的愛好就是醉心於書法。

崔宏的書法傳自父親和祖父,他的祖父崔悅在書法上兼習衛瓘、索靖的草書之妙,崔悅的三個姑姑分別嫁給了劉琨、盧志、溫襜,所以他跟劉群、盧諶、溫嶠都是姑表兄弟,同樣喜好書法的盧諶則是學習鍾繇的楷書。

石虎病死的時候,仕官於後趙的崔悅在關中擔任新平相,之後中原大亂,因受波及被新平人殺死。前燕慕容暐在位時,崔悅次子崔潛(崔宏之父)以才學過人、擅長草隸聞名,入仕為黃門侍郎。

前秦滅前燕之後,崔潛之弟崔液仕秦被任命為尚書郎,但他以父仇不共戴天為名上表,不願留在關中,請求回到冀州。苻堅心生憐憫,為此禁錮新平籍貫計程車人,還將新平的城牆挖去一角,作為羞辱。

因為與范陽盧氏有著姻親關係,崔宏與盧諶之孫盧邈同輩,盧邈的一個女兒嫁給了封孚的族侄封愷,封氏與渤海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