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 我的師尊(一)

我的師尊有很多的朋友。

她的洞府中總是南來的北往的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齊聚一堂。

前腳送走了豎手念無量天尊的,後腳就來個眉心點硃砂雙手合十說阿彌陀佛的。

我疑惑於師尊怎麼能有這麼多朋友,問起他們的來歷。

師尊便同我說起這些朋友的相識,東邊奪過寶西邊殺過妖中州的古墓秘境裡掀過神王的棺材蓋子。

我悟了:“以後我也要到處遊歷,去的地方多了,朋友自然就多了。”

後來我到了能夠遊歷的年紀,才發現去的地方多,只意味著見過的人多,並不意味著朋友多。

於是我開始自己思索師尊為什麼能跟這些不同境界不同性情甚至不同種族的人交朋友。

我很快得出了結論——師尊與人為善,從不與人臉紅。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即使是面對我們這些弟子,師尊也從不擺出盛氣凌人的樣子。

有一回,師兄弟們說起渡劫的事情。

我不知是不是豬油蒙了心,忽然道:“師尊若不是那般好為人師,把時間都花在修行上,早飛昇了。”

話說完,我才發現師兄弟們個個面色難看,噤若寒蟬。

我一轉頭,就看見師尊站在身後,我的臉色頓時跟師兄弟們一樣難看。

師尊並不生氣,而是耐心地同我解釋:“只有心裡明白的道理,往往並不真的明白,要說出來,讓聽的人也明白,才算是真正的明白,這叫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我同人講道理,能夠讓他人明白,同時能夠讓自己重溫並深思,何樂而不為呢?”

我見師尊和顏悅色,就大著膽子問她:“那些好聲好氣同我說話的,我要同他講理也就罷了。那麼蠻橫無理出口傷人的,我氣得只想大耳刮子扇他,為何還要同他講理?”

“憤怒,產生於不如意,如對方不曾想我所想,做我所想。於是試圖用憤怒或者暴力,就是你剛剛說的大耳刮子,使對方屈服。其實這往往無濟於事,不如講道理奏效,既能讓對方想我所想,做我所想,又能夠令自己對道理重溫並深思,一舉兩得。”

我聽懂了,可是我很疑惑:“憤怒往往不是我所能夠控制的,師尊你就沒有生氣的時候嗎?”

“當然有。”她回答。

“那你怎麼辦?”

“我等著憤怒消失。”

“啊?”我驚呆了,“難道不應該殺了讓你憤怒的人嗎?要知道,修士講究心平氣和,憤怒可能會成為修士的心魔,走火入魔,萬劫不復!而只要殺了他,消滅憤怒的源頭,就沒有心魔了。”

那時師尊已經是元嬰大能了,帝王一怒尚且伏屍百萬,元嬰大能一怒怎麼也得伏屍千萬才夠格啊!

師尊笑了:“憤怒和殺人都不會成為修士的心魔,執著於能不能憤怒和能不能殺人才會。”

“我不明白。”

“一個珍惜生命的人成了元嬰修士,就是一個珍惜生命的元嬰修士,一個草菅人命的人成了元嬰修士,就是一個草菅人命的元嬰修士,都是元嬰修士,只是性情不同。如果一個草菅人命的元嬰修士殺了人,那不是他要講究平心靜氣,是他本就視人命如草芥。而我生於鄉間,長在市井,一路走來,對生命的敬畏早已刻入骨血。如果強迫自己輕賤人命,反而會成為我的心魔。”

我聽懂了,但是依舊煩惱:“想殺就殺,不想殺也不用強迫自己殺,關鍵在於想。可有的時候我想明白了,別人卻總是與我意見相左,甚至無論我做什麼選擇,總有人跟我意見相左。”

“這就體現講道理的作用了,如果你的道理,連別人都不能說服,那麼怎麼能說服自己?人最難說服,其實是自己,而說服自己,正是修士修行所在。”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