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頁

也正是如此,眾多的帝國陸軍將領才堅定不移的支援小毛奇。

當時,只有少數幾個將領看出了問題,並且針對性的提出了意見,比如魯登道夫就多次強調,小毛奇放在右翼大迴旋進攻方向上的兵力過於稀少,不足以在攻佔巴黎之前維持足夠的進攻強度。雖然在得到威廉皇儲的支援之後,魯登道夫的建議得到採納,小毛奇決定把東部的第八軍團派過來,但是以攻佔巴黎為目標,帝國陸軍放在主攻方向上的兵力依然十分緊張。

八月二日凌晨,在小毛奇的堅持下,德軍採取了&ldo;預防性行動&rdo;,即進軍盧森堡。

在小毛奇的計劃中,盧森堡是第一個中軸點,也是德軍在發動進攻時,最有可能遭到法軍反擊的薄弱環節。在小毛奇看來,要想順利發動大迴旋進攻,就得提前進入盧森堡,阻止法軍從德軍中央突破。

顯然,小毛奇太高估法軍了,或者說太恪守成規了。

以當時的情況,只要德軍按計劃發動進攻,法軍別說發動反擊,能夠順利調整防禦部署就不錯了。

可以說,小毛奇此舉,嚴重欠缺政治考量。

要知道,在普法戰爭之後,做為德意志聯邦成員的盧森堡保持獨立,得到了所有列強的承認,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接受了這個結果,法國則對盧森堡的獨立地位負有責任。德軍進入盧森堡,等於給了法國向德意志第二帝國開戰的理由,而且這個理由與已經攪成了一潭渾水的巴爾幹問題毫無瓜葛。

當天上午,法國正式向德意志第二帝國宣戰,理由就是德軍入侵盧森堡。

八月三日,德意志第二帝國正式向法國宣戰。

這一天,最重要的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向法國宣戰,而是帝國外長賈高向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一世遞交了由德皇發出的最後通牒,要求比利時開放國境,供德軍透過,帝國將對比利時的安全做出擔保。

此時,聚集在德比邊境線上的一百多萬德軍已經劍拔弩張,隨時準備進入比利時。

留給阿爾貝一世的時間只有不到十個小時,按照小毛奇制訂的計劃,德軍最遲將在八月四日凌晨開入比利時。

顯然,德軍無法臨時調整作戰計劃。

這份由施利芬元帥起草,經小毛奇修改之後的戰爭計劃,涉及到上百萬德軍,數百萬噸戰爭物資,還與數十萬鐵路工人,數千列火車有直接關係,就像一臺巨大、精密的機器,任何一點微小變動都將導致這臺機器癱瘓。

可以說,不管比利時國王是否同意讓德軍過境,德軍都會進入比利時。

可惜的是,到最後一刻,比利時國王沒有答應讓德軍過境,反而下達了動員令,比利時進入戰爭狀態。

八月四日凌晨,德軍越過邊境線,進入比利時境內。

德軍的第一的目標,就是橫垣在通往布魯塞爾與法國道路上的列日要塞,這也是比利時境內最堅固的軍事要塞。德軍要想順利實施大迴旋進攻戰術,首先就得攻佔這座要塞,不然德軍的右翼主力將在推進途中被攔腰截斷,導致頂在最外側的三個軍團難以為繼,也就無法向巴黎進軍。

當天,德軍在比利時境內的戰鬥打得極為順利。

雖然阿爾貝一世已經下達了戰爭動員令,比利時軍隊開始集結,但是德軍的推進速度更快,比利時軍隊根本來不及進行抵抗。

戰場外面,真正的危機正在逼近。

得知德軍入侵比利時之後,英國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在當天上午前往議會,正式提出向德意志第二帝國宣戰。

雖然這個時候,仍然有不少議員認為英國應該保持中立,而不是積極捲入歐陸戰爭,但是《倫敦條約》擺在那,英國對比利時的獨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比利時國王也已發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