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9頁

有趣的是,英法聯軍沒有盯住德軍的要害。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英法聯軍在九月二十日左右,在戰線中部投入兩個剛剛成立的法國集團軍,並且動用部分英國遠徵軍在西面牽制住德軍的兩個集團軍,就很有可能把德軍攔腰斬斷,徹底瓦解德軍的攻勢。

錯過了一次機會,英法聯軍沒有錯過第二次機會。

因為追擊潰退的法國第五集團軍,德馬維茲的第二軍團偏離了原定的進攻路線,與第一軍團之間出現了一處不大不小的缺口,迫使馬肯森提前向左迴旋,並且從原本就不多的兵力中抽調部分去填補漏洞。

這樣一來,新的問題就出現了。

按照原計劃,馬肯森的第一軍團應該從巴黎西面透過,與德馬維茲的第二軍團共同包圍巴黎。馬肯森被迫提前迴旋,等於是從巴黎東面透過。暫且不說能不能包圍巴黎,最大問題是,馬肯森的右翼暴露在了英法聯軍面前。更要命的是,在馬肯森前方,正是英法聯軍防區的結合部。

也就是說,馬肯森即將一頭撞上英法聯軍的主力部隊。

當時,霞飛看到的,也正是這一點,因此決定集中兵力攻打德軍右翼,爭取圍殲馬肯森的第一軍團。

事實上,霞飛有更好的選擇,只是他本人並沒察覺到。

當時,如果用英軍牽制住馬肯森的第一軍團與德馬維茲的第二軍團,法軍完全有能力在戰線的正中央打一場漂亮的反擊戰。只要突破了德軍的中央防線,就算無法包圍與殲滅最外圍的兩個軍團,也能挫敗德軍的戰略進攻。

只是,即便按照霞飛的部署打,德軍也有大麻煩。

在施利芬元帥制訂的大迴旋進攻戰略中,位於最外圍的兩個軍團至關重要。說得形象一點,進行大迴旋進攻的德軍就像一把大鐵錘,而第一軍團與第二軍團就是錘頭,能夠一舉砸碎目標,就得看這兩個軍團能否順利完成目標,而位於內側的三個軍團,只是起到支撐作用的錘柄。

小毛奇犯的最嚴重的錯誤,就是削弱錘頭,去加強錘柄。

顯然,霞飛也犯了同樣的錯誤。讓英法聯軍直接進攻馬肯森的第一軍團,無異於與德軍硬碰硬的正面交鋒。

當時,德軍並非沒有扭轉局面的機會。

如果及時向馬肯森提供支援,德軍完全有能力在馬恩河站住腳跟,甚至在這裡擊潰英法聯軍。可惜的是,小毛奇依然堅持應該把重點放在凡爾登地區。他的理由是,佔領了凡爾登就開啟了通往巴黎的大門。此外,俄軍在萊姆堡發動進攻,也對德軍產生了影響,比如迫使魯登道夫在東線策劃一場反擊。

馬恩河會戰會有什麼樣的結果,馮承乾非常清楚。

如果小毛奇依然一意孤行,那麼德軍的戰略進攻將到此為止。

只是,馮承乾是海軍軍官,即便已經被德皇破格提拔為海軍上校,還獲得了象徵著帝國軍人最高榮譽的藍色馬克斯勳章,他也只能提出建議,即儘量加強第一軍團,在馬恩河南面頂住英法聯軍。

當時,馮承乾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策劃下一次海上作戰行動。

這不是馮承乾的意思,而是德皇的授意。

在馮承乾看來,還沒有必要急著策劃海上作戰行動,更應該關心一下那幾艘還在外面活動的襲擊艦,特別是斯佩伯爵的遠東艦隊。關鍵不是帝國海軍不能打,而是英國皇家海軍會不會出來打。可是在德皇看來,挑戰英國皇家海軍,才能最大限度的減輕德軍在地面戰場上的壓力。

必須承認,德皇的觀點也有一些道理。

設得蘭海戰之後,英國皇家海軍在北海上的主動權大大減弱。僅在九月分,從英國運往法國的軍隊與物資就比原定計劃減少了百分之五十,主要就是英國當局擔心帝國海軍會封鎖英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