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0頁

問題是,這條航線也絕非一帆風順。

別的不說,就算斯佩能夠透過擄掠的方式,在沿途獲取一些燃油,也沒有足夠的能力返回帝國本土。中途,艦隊肯定得停靠一次,對鍋爐、輪機等進行檢修,而在這條航線上,沒有帝國的殖民地。

提爾皮茨能做的,只是儘量說服一些中立國,讓這些國家向斯佩開放港口。

即便不開放港口,讓斯佩艦隊在內河停泊也可以。

為此,帝國外交大臣已經照會阿根廷,希望阿根廷當局能夠睜一眼閉一眼,在斯佩艦隊到達後提供方便。

似乎,問題已經解決了。

當然,威脅依然存在,而且十分巨大。

首先,斯佩最快也要到年底才能進入南大西洋。在長達數個月的航行中,誰也無法保證那幾艘裝甲巡洋艦不出鼓掌。其次,英國皇家海軍已經有所準備,早就把&ldo;無敵&rdo;號戰列艦派往南大西洋。最後,即便斯佩能夠在南大西洋進行補給,在回到北大西洋之後,也不見得能夠突破英國皇家海軍的封鎖。

當然,現在說這些還為時過早。

馮承乾留在柏林,就是要協助提爾皮茨解決這個問題。

在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中,斯佩伯爵在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到達南大西洋之後,卻在馬爾維納斯群島、即福克蘭群島被英國艦隊逮住,最終&ldo;德勒斯登&rdo;號輕巡洋艦逃脫,&ldo;沙恩霍斯特&rdo;號與&ldo;格耐森瑙&rdo;號裝甲巡洋艦等多艘戰艦戰沉,到最後,&ldo;德勒斯登&rdo;號也沒能回到本土。

雖然斯佩艦隊對英德海軍實力對比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讓斯佩回到本土,肯定有助於提高士氣,更能打擊英國皇家海軍的囂張氣焰。更重要的是,如果斯佩艦隊能夠回到北大西洋,說不定能夠創造一次決戰機會。

要知道,死咬著不肯放的不是帝國海軍,而是英國皇家海軍。

在設得蘭海戰之後,英國皇家海軍急於挽回顏面,肯定會對斯佩窮追不捨,甚至把幹掉斯佩艦隊看當成扭轉戰局的行動。相反,在帝國海軍這邊,提爾皮茨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斯佩艦隊回到本土。

那麼,如何讓斯佩艦隊回到本土呢?

馮承乾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是動用仍然在非洲附近海域活動、還沒有被英國皇家海軍消滅掉的船隻,為斯佩艦隊運送煤炭等補給品;二是避開福克蘭群島,避免在這裡與英國艦隊遭遇;三是儘快在北海發起一次行動,牽制住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隊,並且吸引英國佬的注意力。

當時,馮承乾能做的,就是在北海挑戰大艦隊。

與提爾皮茨商量好之後,馮承乾就準備返回威廉港。

十月四日,在他離開柏林的前一天,東線傳來訊息,俄軍攻佔了萊姆堡,近四十萬奧軍被殲,殘餘的二十多萬奧軍退守喀爾巴阡山。魯登道夫已經採取行動,把東普魯士的兩個軍團向南調動,預計在十天之內發動進攻。魯登道夫的目的很明確,趁俄軍在西里西亞立足未穩,打一場反擊戰。

這一情況,並沒超出馮承乾的預料。

因為魯登道夫早有準備,第九軍團與第十軍團也完成了備戰工作,所以馮承乾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魯登道夫能夠再次創造輝煌。

關鍵,依然在西線。

馬恩河戰役已經打響,馬肯森在堅守了數日之後,不得不撤退,而德馬維茲也被迫跟著後撤。

這是開戰之後,德軍第一次在西線進行戰役級別的撤退。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施利芬計劃已經破產了,準確的說,是經小毛奇大幅度修改之後的施利芬計劃破產了。

雖然到最後,小毛奇都不肯承認,是他葬送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