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2頁

這下,馮承乾知道該怎麼安排維修工作了。

到一九一七年初,漢密爾頓手中至少有三艘戰列巡洋艦,即兩艘&ldo;聲望&rdo;級、以及沒有參加英吉利海戰而躲過一劫的&ldo;虎&rdo;號,此外還有三艘準戰列巡洋艦。雖然&ldo;勇敢&rdo;級算不上是真正的戰列巡洋艦,這種戰艦的滿載排水量只有兩萬多噸,裝備四門十五英寸艦炮,最高航速高達三十二節。與配備六門二百八十毫米艦炮的&ldo;柏林…,號非常類似,但是其最大續航力只有五千海里,遠不如&ldo;柏林&rdo;號。由此可見&ldo;勇敢&rdo;級實際上是針對&ldo;柏林&rdo;號的快速戰艦,主要任務有兩個,一是在大洋上追逐&ldo;柏林&rdo;號這樣的破交艦,二是在近海執行火力支援任務。問題是,這三艘戰艦都有相當的速度,有很強的火力,戰鬥力遠超過裝甲巡洋艦,能夠對主力艦構成威脅。

也就是說,到時候英國皇家海軍擁有六艘快速主力艦。

雖然已經有大量的實戰證明,戰列巡洋艦不適合戰列決戰,在艦隊決戰中根本不可能與戰列艦並肩作戰,但是戰列巡洋艦也有很大的軍事價值,能夠在艦隊決戰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在一些特殊任務上,戰列巡洋艦的價值更加重大。

別的不說,等到這六艘戰列巡洋艦服役,而帝國海軍又沒有與之抗衡的主力艦,那麼在帝國遠洋艦隊的那些破交艦就要倒黴了。

當時,遠洋艦隊司令斯佩上將還專程找到馮承乾,提出應該首先讓三艘戰列巡洋艦進塢維修,確保在一九一六年的最後兩個月裡,帝國海軍有足夠的快速主力艦來掩護破交艦進入北大西洋。

即便沒有斯佩的影響,馮承乾也會讓三艘戰列巡洋艦首先進塢維修。

原因很簡單,如果不首先修復三艘戰列巡洋艦,那麼到一九一七年初,公海艦隊的處境肯定會非常艱難。

只是,馮承乾仍然有所顧慮。

這就是,在英吉利海戰之後,英國皇家海軍憑藉新艦隊,暫時取得了兵力優勢,具備了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戰略封鎖的能力。在得知邱吉爾付出之後,馮承乾更加肯定,英國皇家海軍肯定會利用這短暫的優勢採取行動,阻止美國向帝國輸出商品,從而從美國獲得更多的援助,甚至是改變美國的政治立場。

顯然,英德間的海上決戰還沒有劃上句號。

這下,問題就出來了。

在讓三艘戰列巡洋艦首先進塢之後,即便算上&ldo;拜仁&rdo;號,也只有五艘戰列艦能在第一時間進行維修,再把即將服役的&ldo;巴登&rdo;號算上,到一九一六年十月底,也就只有六艘戰列艦可用。

顯然,到那個時候,英國皇家海軍擁有的將不止八艘美國戰列艦。

即便在英吉利海戰中逃回去的五艘英艦要到一九一七年初才能歸隊,在一九一六年的最後兩個月,英國皇家海軍都能得到&ldo;伊莉莎白女王&rdo;級的第三艘與第四艘,即&ldo;巴哈姆&rdo;號與&ldo;勇士&rdo;號,以及&ldo;復仇&rdo;級的前兩艘,即&ldo;復仇&rdo;號與&ldo;決心&rdo;號,使戰列艦的數量達到十二艘,相當於公海艦隊的兩倍。要到一九一七年一月底,另外八艘戰列艦修復,公海艦隊才能在戰列艦的數量上超越大艦隊。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兩個月的時間差不算什麼。

可是,在馮承乾看來,這兩個月至關重要。

說得簡單一些,美國是否參戰,就得看這兩個月的戰局走向了。

別忘了,在歐陸戰場上,魯登道夫指揮的德軍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