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7頁

更重要的是,這架水上飛機在發報之後就石沉大海,再也沒有發回報告。顯然,它已經被中國戰鬥機擊落了。

那是中國艦隊嗎?

慄田健沒有遲疑,因為他知道,登陸艦隊裡沒有航母,只有西太平洋艦隊才有航母,也才有戰鬥機!

第一百零二章 搶先一步

第一百零二章

搶先一步

十點四十分,攻擊機群開始出發。

按照慄田健的安排,兩艘航母各出動十四架&ldo;零戰&rdo;、十四架&ldo;99&rdo;艦爆與十四架&ldo;97&rdo;艦攻,總共出動八十四架戰機組成第一攻擊波。

顯然,慄田健把賭注全押在了首次攻擊上。

&ldo;瑞鶴&rdo;級比&ldo;蒼龍&rdo;級略大一些,而且更加註過載機能力,能夠搭載四個中隊的艦載飛機。只是,日本海軍航空兵的中隊規模稍微小一些,一個中隊只有二十架戰機,即便算上備用戰機,&ldo;瑞鶴&rdo;級也最多隻能搭載八十四架戰機。與中國航母不同的是,日本航母上有兩個戰鬥機中隊。

也許,日本海軍依然把防空做為航母的頭號任務。

也就是說,當時每艘航母上有四十架&ldo;零&rdo;戰,另外還有兩架備用的戰鬥機。

在各派出了十四架俯衝轟炸機與十四架魚雷攻擊機後,即便把備用飛機算上,航空戰隊也只剩下了十四架俯衝轟炸機與十四架魚雷攻擊機,勉強能夠組織第二輪打擊,但是攻擊力顯然不足。

說白了,只有第一波攻擊得手,航空戰隊才有可能挫敗西太平洋艦隊。如果第一波攻擊沒有能夠達到目的,那麼航空戰隊剩下的戰機,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第二波攻擊中幹掉西太平洋艦隊。

首先起飛的依然是戰鬥機。

主要是,偵察機報告的位置在航空戰隊南面五百公里之外,已經在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的最大攻擊半徑處了。在完成攻擊任務之後,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甚至得用上備用燃油,才能返回艦隊。

十五分鐘之內,全部戰機都已升空。

只是,兩艘航母上的航空勤務人員沒有閒著。

按照慄田健的安排,得立即增強艦隊防空。要知道,這個距離,西太平洋艦隊的偵察機也能找到航空戰隊。如果西太平洋的偵察機已經發現了航空戰隊,那麼攻擊機群將在一個半小時之內到達。

問題是,防空戰鬥機都在機庫裡面。

在出動攻擊機群的時候,不可能把防空戰鬥機放到飛行甲板上。

如此一來,就需要首先把戰鬥機送上飛行甲板。此外,航空勤務人員之前在為攻擊機群做起飛準備,所以還有很多防空戰鬥機沒有加滿燃油,也就需要在機庫內完成加油作業,然後再送上飛行甲板。

直到十一點過十分,防空戰鬥機才陸續升空。

&ldo;零&rdo;戰的垂直機動效能並不出色,在起飛之後,需要五分鐘左右,才能爬升到五千米的巡邏高度上。

在平時,這幾分鐘沒什麼關係。

可是在這個時候,這幾分鐘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ldo;零&rdo;戰還沒全部升空,艦隊裡就響起了悽厲的防空警報,位於艦隊東南方的&ldo;最上&rdo;號重巡洋艦發現了來襲機群。

正是西太平洋艦隊出動的攻擊機群。

天空中,一百多架戰機黑壓壓的一大片,而且梯次分明,最前面是護航戰鬥機,緊隨其後的是俯衝轟炸機,魚雷攻擊機則在進入目視距離之後降低到了超低空。這些戰機,又分成了三個規模較小的機群。

留給慄田健的只有五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