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7頁

事實上,封鎖日本本土,一百多艘潛艇已經綽綽有餘了。

即便只有三分之一的潛艇在執行破交任務,也足以切斷從日本到美國的北太平洋航線。

至於從日本到澳大利亞的航線,因為硫黃島已被中國軍隊佔領,部署在島上的巡邏機就能攔截附近的船隻,所以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日本船隻要想前往澳大利亞、或者是澳大利亞的船隻要想前往日本,就得繞道夏威夷群島,再進入北太平洋航線,即匯入日本到美國的航線。

這樣一來,需要封鎖的,就只有北太平洋航線了。

隨著陸軍在九州島上站穩腳跟,以及聯合艦隊覆滅,中國海軍的任務也不再是支援與掩護陸軍作戰,而是對日本進行戰略封鎖。

四月七日,西太平洋艦隊開赴硫黃島。

因為硫黃島軍港還沒有完全修復,主要水道依然被沉船阻塞,大型戰艦無法通行,所以艦隊只能停泊在港外。

兩天後,西太平洋艦隊從硫黃島北上。

如果說,潛艇能使航線上的船隻減少九成,那麼一支由三艘航母、兩艘戰列艦、兩艘大型巡洋艦、六艘防空巡洋艦、十艘輕巡洋艦與近三十艘驅逐艦組成的龐大艦隊,就能徹底切斷整條航線。

在艦隊封鎖下,護航艦隊根本沒有存在的價值。

要知道,護航艦隊裡的反潛驅逐艦隻能對付潛艇,根本不是主力艦隊的對手。

封鎖行動升級,中美關係急劇惡化。

在中國艦隊的封鎖下,日本租借的那幾十艘驅逐艦隻能停在美國西海岸的港口裡面,根本無法前往日本。

更要命的是,美國無法繼續為日本提供戰爭物資。

在此之前,美國一直在以各種方式為日本提供軍事物資,甚至為此在阿留申群島南端的島嶼上開闢了幾座大型機場,用運輸機向日本空運一些重要物資。此外,美國還動用潛艇從日本運出了一些重要物資。

根據戰後公佈的一些資料,在戰敗之前,美國派往日本的潛艇,至少從日本運出了三百五十噸潛艇。在七艘運載黃金的美國潛艇中,有一艘沒有回到美國,而這艘潛艇的沉沒地點一直沒有被找到。

隨著中國艦隊到達,美日聯絡全面中斷。

在艦載航空兵的威脅下,美國的運輸機根本到不了日本,而美國潛艇也不敢冒險穿越中國海軍反潛戰艦的封鎖區域。

四月十日,美國國務卿召見了中國駐紮美大使,要求中國立即停止對日戰略封鎖。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兩天後,美國國務卿再次召見中國駐美大使。這次,美國的立場有所減弱,只提出中國海軍沒有理由攔截懸掛美國國旗的船隻,即中國的封鎖行動只能針對交戰國,不能針對保持中立的第三方。

顯然,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談判中,中國大使明確提到,美國向日本租借軍事物資,特別是封存的戰艦,已經違背了中立原則,因此美國並非保持中立的第三方,而是日本的準盟國,因此中國有理由攔截美國船隻,並且阻止美國向日本運送軍事物資。

當然,談判還得繼續。

在中國大使表明立場後,美國國務卿再次降低了要求,即中國的封鎖應該有針對性,而不是全面的。比如,考慮到八千萬日本民眾並非戰爭主體,而且也不是策劃與鼓動戰爭的主要負責人,因此中國應該適當的放鬆對糧食、藥品、織物等民用物資的封鎖級別,準許中立國向日本運送這些物資。

問題是,這些物資是&ldo;無害&rdo;的嗎?

早在一九四零年,中國宣佈對日戰略封鎖之後,就與美國在封鎖範圍上進行了談判,並且對糧食、藥品等物資的性質做了判斷。當時,中國就堅持認為,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