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0頁

當然,這兩次命中,並沒有對&ldo;直隸&rdo;號構成致命威脅。

真正的重創,發生在四點二十四分,兩枚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彈幾乎同時擊中了&ldo;直隸&rdo;號。雖然美軍把這兩個戰果分別計算在了兩艘戰艦上,但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很有可能是一艘戰艦打出的炮彈。原因很簡單,這兩枚炮彈擊中&ldo;直隸&rdo;號的間隔時間幾乎為零,而兩艘美艦不可能同時開火。

這兩枚穿甲彈,分別打在了&ldo;直隸&rdo;號的艦首與艦體中部。

前者造成的損傷看上去很嚴重,幾乎把艦首的水上部分都炸飛了,但是造成的影響並不是很嚴重,而且對艦首水線以下部位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也就沒有導致艦首附近的艙室進水。

後者,造成的損傷就要嚴重得多了。

這枚穿甲彈在擊穿了露天甲板、附加的強化甲板與第三層防破片甲板之後,在前煙囪的主排煙通道附近爆炸。

可以說,這枚炮彈造成的損傷,與&ldo;南達科他&rdo;號第一次中彈受到的損傷差不多。

問題是,&ldo;直隸&rdo;號不是單煙囪戰艦,有兩根主煙囪,每根煙囪分別負責為兩座鍋爐艙裡的四臺鍋爐供氣與排煙。更重要的是,因為有冗餘,所以&ldo;直隸&rdo;號的備用排煙通道並不是很大,只能保證兩臺鍋爐以百分之六十的效率工作。也就是說,在一根主排煙通道被打壞之後,&ldo;直隸&rdo;號的推進功率將降低百分之二十。

這意味著什麼?

在只以百分之八十功率推進的情況下,&ldo;直隸&rdo;號的最高航速只能達到二十七節,而且是理論上的最高航速。

現實中,甚至連二十六節都達不到。

也就是說,&ldo;直隸&rdo;號註定要掉隊。

在這場由速度決定勝負的戰鬥中,掉隊就意味著被敵艦擊沉。

當然,從艦隊的高度來看,這也許不是壞事。原因很簡單,在這個至關重要的時刻,萊特犯了這場海戰中的第七個錯誤,而且也是最嚴重的戰術錯誤,即他讓兩艘&ldo;北卡羅來納&rdo;級戰列艦繼續對付&ldo;直隸&rdo;號。

以當時的情況,正確的選擇應該是放棄&ldo;直隸&rdo;號。

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戰到底

以一敵二,&ldo;直隸&rdo;號沒有勝算。

只是,以一敵一的話,中國戰艦的勝算肯定要比美國戰艦大得多。當&ldo;直隸&rdo;號以一敵二的時候,為另外四艘中國戰艦創造了以一敵一的機會,也就會為打贏這場主力決戰奠定了基礎。

戰後,很多人都認為,在這個時候,萊特獲得了擊敗中國艦隊的最佳機會。

這就是,放棄已經遭到重創,而且註定跟不上的&ldo;直隸&rdo;號,用六艘戰列艦對付另外四艘中國戰列艦。在這種情況下,羅成剛只有一個選擇,即降低航行速度,讓&ldo;直隸&rdo;號跟上主力戰列。問題是,只要降低速度,美艦的炮擊命中率就將大幅度提升,因此優勢依然在美軍手裡。以當時的情況,羅成剛很有可能不會讓主力戰列減速,因為這會使他喪失唯一的優勢。顯然,在六打四的情況下,就算美軍的單艦戰鬥力不如中國艦隊,打到最後至少能夠確保不敗。

問題是,萊特沒有這麼做。

也許,萊特認為,在一敵一的情況下,他的勝算更大一些。

僅看紙面資料的話,萊特的勝算確實要大得多。要知道,在不考慮官兵素質與戰艦狀態的情況下,兩艘&ldo;依阿華&rdo;級的戰鬥力就相當於中國海軍的三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