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3頁

在這天的戰鬥中,美軍至少損失了一百五十架戰鬥機,且絕大多數都是被中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擊落的,只有少數是在攔截轟炸機的時候,被掩護轟炸機的重型戰鬥機,或者是被轟炸機的自衛火力擊落。

如此慘重的損失,美軍根本承受不起。

要知道,自二十二日以來,美軍已經在保衛波多黎各的戰鬥中損失了差不多八百架戰鬥機,此外還在地面上損失了近六百架戰鬥機,而且其中有三分之二是部署在一線部隊的主力戰鬥機,也就是p51d與f4u等較為先進的戰鬥機,而部署在二線的,大多是一些較為落後的戰鬥機。

照這個速度消耗下去,最多再過五天,美軍部署在加勒比海方向上的航空兵將沒有戰鬥機可用了。

當然,美軍肯定會向該地區增兵,而且美軍絕不缺少戰鬥機。

要知道,當時美國每月能夠生產出大約三千架作戰飛機,其中戰鬥機的產量在兩千架以上。

這個速度,甚至比中國還要快。

在一九四七年,中國的戰鬥機總產量為一萬八千架,平均每月只有一千五百架,比一九四六年降低了大約百分之三十。

這也可以理解,中國戰鬥機的損失率並不高,沒有必要製造太多的戰鬥機。

真正的麻煩,不是缺少戰鬥機,而是缺少飛行員。

戰鬥機可以在流水生產線上製造出來,而飛行員卻無法製造出來,培訓飛行員的難度絕對要比製造戰鬥機高得多。

雖然在大戰爆發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航空國家,民間有數萬名飛行員,但是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成為戰鬥機飛行員,而這其中又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出色的天賦,能夠在參加數十次戰鬥後生存下來。

對美軍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飛行員的傷亡速度太快了。

在被擊落了八百多架戰鬥機的同時,美軍損失了將近五百名飛行員,即便是僥倖生還的也有一部分因傷殘無法再次駕駛戰鬥機升空。

顯然,這麼打下去,要不了多久,美軍就沒有飛行員可以駕駛戰鬥機升空作戰了。

&ldo;這個,我想想啊&rdo;有點納悶,自己還真從來沒有聽說過入城啊。

慘啊,三姐姐都懶得說話了。

&ldo;還有,還有,血1200,魔1600的英雄厲害不?&rdo;

不過,事情有點奇怪,酒館外邊還真鬧哄哄的呢。

第四百九十五章 穿梭轟炸

打到這個時候,顧祝同也變得非常有耐心了。

準確的說,美軍的糟糕表現,讓顧祝同覺得,轟炸持續的時間越久,將來攻打波多黎各的戰鬥就越輕鬆。

當然,顧祝同也不得不有耐心。

為了支援轟炸行動,魯志剛不得不調整運輸工作,往前線運送了更多供轟炸機使用的彈藥與燃油,而提供給陸戰隊的物資則被減少。結果就是,登陸艦隊在九月二十五日就到達了巴拿馬灣,六個陸戰師也隨同到達,但是用於攻打波多黎各的作戰物資還在夏威夷群島,最快也要十月中旬才能運送到巴拿馬。如果考慮到還要把這些物資送往前線,那麼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十月下旬之前攻打波多黎各。結果就是,不管顧祝同是否有足夠的耐心,他都得把攻打波多黎各的時間推遲到十月底。

在此期間,不可能什麼都不做,因此轟炸就得繼續進行下去。

只是,美軍已經增強了戒備,而且在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兩個方向上都安排了足夠多的巡邏力量。

也就是說,轟炸機群從這兩個方向上進入,都有可能遭到攔截。

可惜的是,根本沒有別的線路可以選擇。

這個時候,一名空軍的聯絡軍官提出了一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