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95頁

按照陸戰隊的估計,在奪取港口之前,至少會有十萬名陸戰隊官兵傷亡,然後在攻打華盛頓的時候還得付出十萬名官兵傷亡的慘重代價。

當然,這個估計還非常保守。

在陸軍看來,僅攻佔切薩皮克灣附近地區,就要損失四十萬官兵,而隨後攻打費城等地還會有近百萬官兵傷亡。

當然,陸軍的估計有點誇張。

事實上,當時根本沒人能夠估計出傷亡數字。

主要就是,中隊的傷亡規模,得看美軍的表現,即美軍是否會在保衛本土的戰鬥中表現得足夠頑強。

對此,顧祝同給馮承乾提交了一份評估報告。

如果美軍在保衛本土的戰鬥中的表現與在古巴的相當,那麼在攻佔從費城到維吉尼亞比奇之間的切薩皮克灣地區的戰鬥中,傷亡規模在五十萬左右。如果美軍表現得更頑強,則傷亡數字會擴大許多,甚至會增加一倍。當然,如果美軍鬥志渙散,沒有進行像樣的抵抗,傷亡數字則會相應減少。

問題是,即便傷亡規模降低一半,也很難讓人接受。

要知道,中隊在這場戰爭中已經付出了太大的代價,已經有三百萬官兵陣亡,而在勝利即將到來時候,誰也不希望讓更多的官兵去做無謂的犧牲。

用馮承乾的話來說,如果一定要用五十萬官兵的生命與鮮血去攻佔美國首都,他就情願讓戰略航空兵去把華盛頓炸成廢墟,哪怕還要摧毀附近的所有城市,用掉上百萬噸炸彈,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當然,這也正是顧祝同的觀點。

地面進攻的代價太大了,可是戰略轟炸又不可能在短期內迫使美國投降,而這場戰爭要是再拖上幾年的話,恐怕同盟國集團就得在沒有取得完全勝利的情況下,被迫與美國簽署停戰條約。

地面戰爭不可避免,但是不能在美國東海岸地區打。

這樣一來,直接登陸切薩皮克灣的作戰方案就被否決掉了,而第二份作戰方案走的是另外一個極端。

這就是,以減少戰鬥傷亡、降低作戰難度為主要目的。

span

id=&ot;endtips&ot;

span

第五百四十五章 陸海之爭

第二套作戰方案是在佛羅裡達半島上登陸,而且登陸地點儘可能靠近半島南端,以便在登陸之後奪取邁阿密。

顯然,這套方案更加沒有吸引力。

雖然從作戰難度來講,這肯定是最容易的,但是收穫同樣是最少的,即最多隻能攻佔佛羅裡達半島。

也許,順利攻佔邁阿密,能讓海軍陸戰隊立於不敗之地。

此外,登陸地點靠近古巴,所以登陸作戰行動能夠全程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掩護,登陸艦隊甚至不需要提前部署。

可是誰也不能否認,在登陸成功之後,向北推進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這就是,美軍完全可以在佛羅裡達半島北面構築一條堅固的防線,粉碎中隊北上的任何企圖。

對美軍來說,丟掉佛羅裡達半島根本不算什麼大事。

要知道,在佛羅裡達半島上,除了為數不多的城市之外,大部分地區都是沼澤、濱海濕地與森林。在這條瘦長的半島上,即沒有煙囪林立的工廠、也沒有重要的礦產資源,有的只是保護完好的自然環境。

顯然,中隊不是去美國做地理考察的。

正是如此,該方案由陸戰隊提出來之後,立即就被否決掉了。

第三種登陸作戰方案面向美國南部地區,即在德克薩斯州到佛羅裡達州之間的墨西哥灣北岸地區選擇登陸場。

可以說。這也是吸引力最大的作戰方案。

當然。顧祝同也認為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