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01頁

要知道,外灘是上海最繁華的地段,可以說是寸土寸金,而修建可以供數千人同時辦公的聯合國總部,也需要不少資金。

最終,僅建設聯合國總部就花掉了五億華元。

這是個什麼概念?如果把通貨膨脹計算上的話,這筆錢在二十世紀末的時候相當於一百四十億華元。

不管怎麼說,在這次大會之後,成立聯合國的事情基本上確定了下來。

只是,最終要到五個月之後的曼谷首腦會晤中,與聯合國有關的問題才能得到解決,聯合國也將在這個時候正式誕生。

在積極推動成立聯合國的時候,中國必須爭取獲得每一個同盟國的支援。

也正是如此,針對同盟國的軍事援助問題也基本上確定了下來。

三月二十七日,在由中方舉辦的一場宴會上,劉伯恩向所有與會的首腦表示,中國將在戰爭結束之後,為所有友好國家提供無償的軍事援助,幫助這些國家建立起現代化的國防力量,使其擁有保衛本土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軍事實力,而中國也樂意在戰後為所有友好國家提供安全保證。

顯然,這意味著中國要在戰後建立新的同盟體系。

更重要的是,與會的不僅僅有同盟國集團國家的首腦,還有戰敗國的代表。

也就是說,劉伯恩的承諾不僅僅針對戰勝國,也針對那些願意在戰後與中國友好交往的戰敗國。

只是,在劉伯恩做出這個承諾的時候,中國內部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

這就是,只有中國海軍表示願意為友好國家提供無償軍事援助,而中國陸軍與空軍依然保持沉默。

顯然,劉伯恩的表態,把陸軍與海軍逼入了死衚衕。

總統已經表明了政治立場,如果陸軍與空軍表示反對,那就只能失信於人,而且讓外界知道中國內部並不團結。顯然,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而吳鐵生與劉亞光都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來。

在這個問題上,吳鐵生與劉亞光只能做出讓步。

只是,這是有代價的讓步,而不是無條件的讓步。

第六百零九章 國防部

同盟國腦會晤結束之後,顧祝同沒有離開北京,而是按照馮承乾的吩咐,留下來參加國防部的籌備工作。

當時,劉伯恩下了死命令,國防部必須在戰爭結束之前成立,而且必須在兩個月內拿出詳細的組建方案,在六月底之前開始試執行,而其第一個任務就是對三軍的武器裝備情況做全面調查。

有趣的是,三軍司令都沒有親自參與籌備工作。

到四月初,顧祝同已經得知,馮承乾沒有留在青島的海軍療養院,在三月底就已經秘密回到北京。此外,吳鐵生與劉亞光也回到了北京。在四月初的時候,劉伯恩以準備參加曼谷腦會晤為命離開了總統府。

顯然,這四位大人物去商量成立國防部的事情了。

顧祝同的主要任務,就是為海軍在即將成立的國防部爭取到更多的好處,即確保海軍在三軍中的地位。

可以說,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工作,也非常容易得罪人。

要知道,在阻撓建立國防部的努力失敗之後,陸軍肯定希望在國防部中佔主導地位,而空軍也不會甘於人後。

忙到五月底,籌建國防部的工作總算是有了眉目。

這就是,三軍代表都認識到,國防部只是一個文職管理機構,即便掌握了軍隊中最重要的人事任免權與軍費分割權,也不具備指揮軍隊作戰的能力,因此必須建立一個以指揮作戰為主的軍事機構,而這就是總參謀部。

當然,細節上的問題依然存在。

比如,三軍代表都認為,總參謀部應該是一個與國防部平行的機構,並不受國防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