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4頁

總的來說,在一九四六年之前,中國在日本的佔領算不上成功。

當時,馮承乾已經看清了這個問題。也正是如此,他才力主推動改變佔領政策,以重建的方式來幫助戰敗國恢復正常秩序。

所幸的是,在這個問題上,馮承乾的態度極為堅決。

要知道,當時包括吳鐵生、劉亞光與劉伯恩在內的所有中國領導人都反對為日本這樣的戰敗國提供重建援助。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吳鐵生還明確提到,應該讓日本這個劣等民族自生自滅,沒有任何理由值得在日本多花一分錢。劉亞光主張從日本撤軍,然後對日本進行全面封鎖。劉伯恩的態度稍微溫和一些,但是也不贊成幫助全日本進行重建,而是建議把日本分割成幾個國家或者地區。

馮承乾沒有做出讓步,而是堅持日本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且中國有義務幫助日本進行戰後重建。

最終,馮承乾的堅持收到了成果。

第五百九十三章 寄生經濟

在馮承乾的堅持下,中國當局決定從一九四五年底開始,在日本實施分階段重建工作。

這是一個艱難的開始,卻是一個好的開始。

因為反對勢力依然非常強大,所以馮承乾不得不退而求其此,即把日本的重建工作分成幾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重點加強九州島地區的重建工作,並且在全日本範圍內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當然,重點是後者。

在此之前,九州島的重建工作就已開始,只是進度不是很快,而且主要集中在長崎、鹿兒島、宮崎、大分與福岡等大城市,中小城市與偏遠城鄉的重建工作進行得很緩慢,甚至根本沒有相關安排。

當然,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戰爭期間,日本受損最為嚴重的就是大城市,即中國空軍的對日戰略轟炸打擊的就是工業集中的大城市。直到日本投降前半年,在日本的眾多企業把工廠轉移到中小城市與鄉鎮之後,轟炸範圍才隨之擴大。只是到這個時候,中隊已經攻佔了九州島,因此九州島中小城市與鄉鎮受到的損壞並不嚴重。

更重要的是,九州島在日本列島中的地位位置最為靠南。

也就是說,九州島的自然環境最好。

到一九四五年的時候,九州島已經是日本最主要的產量區了,其生產的糧食佔到日本糧食總產量的百分之六十。這些糧食,不但供應給了九州島的居民,還輸往本州島,養活了本州島的數百萬日本人。

也就是說,九州島的中小城市與鄉鎮基本上不需要進行戰後重建。

顯然,在九州島的重建工作中,中國的投入不會太大,負擔也不是很重。

相對而言。在全日本實施基本生活保障,才是真正的負擔。

在一九四五年的最後兩個月裡,中方進行了日本戰敗之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並且按照戶籍確定了居民的基本分佈情況。

有趣的是,這份普查結果一直沒有公佈於眾。

完成普查之後,中方才有基礎在日本實施戰時配給制,即按照每家每戶的人口數量來確定配給額。

顯然。這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即便按照日本在戰後做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即全日本的人口總量為四千萬。也意味著每年需要為日本提供上千萬噸糧食。要知道,日本在一九四五年的糧食產量不到兩千萬噸,按照最低配給標準,也僅夠養活二千五百萬人,存在大約一千二百萬噸糧食缺口,而只有中國能夠為日本提供足夠的糧食。

根據中方的記錄,在一九四六年輸入日本的糧食達到了一千三百萬噸。

這些糧食中。只有大約三百萬噸提供給駐軍使用,另外一千萬噸都以配給的方式分配給了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