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0頁

得簡單一些,就是打贏了瓜地馬拉戰爭,中國能夠得到什麼?

雖然在一九六九年,反戰浪潮還沒有到來,但是國內民眾與輿論已經傾向於儘快結束這場戰爭,哪怕沒有取得勝利。

如果在兩年前,席存瑞還可以把民意放在一邊。

可是在一九六九年,他必須重視民意。

原因很簡單,總統任期為五年,逢四與逢九是大選年。如果席存瑞不重視民意,他就會輸掉大選。

重視民意,就得尊重民意,也就得儘快結束瓜地馬拉戰爭。

年初,競選工作就開始了,而席存瑞的競選口號就是在第二屆任期中結束戰爭,讓中國軍人回家。

顯然,席存瑞需要軍方採取強有力的行動。

四月下旬,總參謀部開始策劃攻打佩騰省的作戰行動,並且把進攻時間訂在了十月底到十一月初。

原因很簡單,在雨季根本無法發動大規模進攻行動。

只有等到雨季結束,才能發起進攻。

只是,席存瑞不可能讓軍隊等到下半年才發起進攻。

雖然大選在十一月開始,投票時間為十一月四日到十日,在十一月二十四日公佈投票結果,但是在此之前的競選期間,就將決定大選的勝敗。也就是說,席存瑞必須在選民決定把票投給誰之前,給急切期盼戰爭結束的民眾一個滿意的答覆,讓民眾相信他能夠兌現競選承諾。

如此一來,就必須在上半年發起進攻。

為此,席存瑞讓總參謀部修改了作戰計劃,把進攻時間訂在六月份,最遲六月底,而且必須在十一月到來之前攻佔佩騰省。

雖然大部分將領都認為,席存瑞不大可能像五年前那樣贏得大選,畢竟五年前,席存瑞也是以微弱多數當選總統,而瓜地馬拉戰爭的糟糕局面,足夠讓他喪失優勢,但是總統才是軍隊的最高統帥,因此總統下達的命令必須得到執行。只要席存瑞是總統,軍隊就得聽從他的指揮。

結果就是,總參謀部不得不在四月底開始倉促調整攻打佩騰省的作戰計劃。

毫無疑問,沒有人對這份準備很不充分的作戰計劃抱希望,也沒有多少人相信能夠在十一月之前攻佔佩騰省,哪怕只是攻佔弗羅雷斯。關鍵不是中國軍隊沒有戰鬥力,也不是缺乏進攻能力,而是連綿不斷的大雨,讓中國軍隊很難在叢林裡推進,更難以在叢林裡擊敗那些更適應惡劣天氣的敵人作戰。

要知道,在雨季,很多時候滂沱大雨能夠持續十多天。

在這種情況下,軍隊別說作戰,部署在野外的軍人能否睡個好覺都是問題,而且很多技術裝備根本派不上用場。

這種情況,中國軍隊早就遇到過,也吃夠了苦頭。

只是,總統的命令,依然讓成千上萬的軍人踏上了戰場,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選

這場進攻行動,被稱為&ldo;一九六九雨季攻勢&rdo;。

根據中國官方的資料,在進攻開始前,總參謀部就多次建議,把進攻時間推遲到雨季結束之後,以便避開對進攻極為不利的糟糕天氣,以及讓作戰部隊獲得更多的時間完成進攻前的準備工作。

只是,這些資料都來自國防部與總參謀部,可信度還有待商榷。

進攻開始之後,中國軍隊就遇到了一個天大的麻煩。這就是,惡劣的天氣導致所有精確制導武器的作戰效率降低。

當時,電視制飛彈藥根本無法使用。

能見度太低,飛行員根本看不到轟炸的目標,也就不可能把電視制導炸彈或者飛彈準確投向目標。

至於雷射制飛彈藥,作戰效能也大受影響。

這就是,雷射無法穿透較厚的雲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