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8頁

這其中就包括數百名在伊朗東部地區的為當地人提供醫療與教育援助的中國志願者。

受此影響。中國駐伊朗大使與部分使領館工作人員沒有搭乘最後一架航班撤離,而是留下來繼續與伊朗當局交涉。

所幸的是,伊朗伊斯蘭政權還不敢公然違背國際基本外交原則。答應給予中國方面更多的時間來撤走滯留在伊朗境內的中國公民,以及擁有中國與伊朗雙重國籍的華僑,並且給予應有的協助。

結果就是,撤僑行動持續到了五月份。

只是,變故也在五月份到來。

五月七日,伊朗伊斯蘭大學。即前伊朗國立大學的學生包圍了中國大使館,要求交出幾名到大使館申請政治避難的伊朗官員。特別是前伊朗政府內政部的一名高官,而這名高官涉縣在一九八零年的學生運動中下達了鎮壓命令,而在這場學生運動中,有數百名伊斯蘭學生喪生。

這下,局勢驟然緊張。

受國內氛圍影響,伊朗當局非但沒有驅逐包圍中國大使館的學生,反而公開支援學生的正義行為。

結果就是,學生的示威行動立即演變成了衝突。

五月七日夜間,中國外交部正式向伊朗當局發出照會,要求伊朗為中國駐伊外交人員提供二十四小時的撤離時間,並且負責護送中國外交人員前往德黑蘭國際機場,而中國將安排一架專機接走外交人員。

顯然,這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外交人員擁有外交赦免權,而且使領館為所屬國的領土,任何一個國家都有義務為他國外交人員提供安全保護。

要知道,在國際法中,攻擊外交人員與外交場所就是開戰行為。

對此,伊朗當局心裡也非常有數。

更重要的是,剛剛建立的伊斯蘭政權顯然不希望立即引發外來戰爭,而且也沒有能力抵抗外來戰爭。

別忘了,中國為了撤僑,在海灣地區部署了數十艘戰艦與數百架作戰飛機。

只要中國當局下達命令,這些中國軍隊就能立即向伊朗發起進攻,讓伊朗為其愚蠢行為付出代價。

此外,在伊朗國內、乃至在伊朗伊斯蘭軍隊中,仍然有少數國王的支持者,而巴列維已經逃到中國。也就是說,如果中國決定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那麼伊朗國內的國王支持者必然為中國軍隊提供支援。

在經過數個小時的緊急磋商之後,伊朗當局答應安排軍隊護送中國外交人員前往機場。

只是,變化比計劃快。

五月八日清晨,保衛了中國大使館的伊朗學生衝破了大使館圍欄,拘押了包括大使在內的所有中國外交人員。

隨後,那名涉嫌在鎮壓中殺害學生的伊朗官員在大使館的花園內遭到槍決。

這下,事態變得不可收拾了。

當天下午,中國總統就命令駐海灣地區的軍隊進入最高戰備狀態,責成總參謀部制訂打擊伊朗的作戰計劃。

稍晚一些,中國外長透過中立國,向伊朗當局下達了最後通牒。

這就是,伊朗當局必須在二十四小時之內,釋放遭到扣押的中國外交人員,並且把肇事者交於中國處置。

顯然,這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要求。

按照國際公約,中國在伊朗的使領館是中國的領土,而不是伊朗的領土,只有中國政府才具有管轄權,因此在使領館的範圍內適用中國的法律,而不是伊朗的法律,因此衝擊使領館的伊朗人違背的中國的法律,自然應該在中國法庭受到審判,因此伊朗當局有責任把肇事者交給中國處置。

問題是,伊朗當局不可能這麼做。

原因很簡單,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集團能夠上臺,來自學生的支援必不可少,而且學生勢力非常強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