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6頁

即便是普通人也知道,戰後的繁榮期即將宣告結束。

這一點,從政府的稅收上就看得出來。

在一九六三年前的十年間,中國中央政府的稅收增幅每年都在百分之十以上,十年的平均年增幅為百分之十二點四,而在此後的三年間,平均年增幅下降到了百分之八,而一九六五到一九六六財年度的增幅只有百分之七點二。

稅收增幅縮小,意味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幅度正在放慢。

也許,在某些人看來,一場大規模戰爭就能解決經濟問題,因為這意味著政府將為軍隊開出大批訂單,讓企業獲得生產機會。

問題是,這隻針對生產力過剩的情況。

中國此時遇到的問題,並不是生產力過剩,而是勞動力價格過高,導致大量企業向海外轉移所產生的產業空心化問題。

白了,就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去勞動力便宜的國家建立工廠。

顯然,這是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因為這意味著,將有很多中國工人失業,將有很多本土企業破產。

解決這個問題,靠的絕對不是戰爭。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經濟還沒有出大問題,靠的是在大戰期間建立起來的&ldo;蘇州園林體系&rdo;,即華元取代了英鎊與美元,成為全球唯一與黃金直接掛鉤的貨幣,也成為了其他國家的主要外匯儲備。說得簡單一些,中國可以印刷更多的華元,而其主要用於對外結算,把多出來的華元送到其他國家的外匯金庫中,而不是讓其進入市場流通,從而保證在國內流通的華元並沒有大幅度增長,以此保證了物價的穩定性,沒有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讓老百姓依然能夠過上較好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從中國送出去的每一張華元,都等同於運入中國的一件貨物。也就是說,中國實際上是在用超發的貨幣從全世界購買資源,並且用這些資源來保證本國民眾的生活水準。

顯然,這種局面不可能一直維持下去。

要知道,華元僅僅是華元,而不是黃金。雖然&ldo;蘇州園林體系&rdo;把華元與黃金鎖定,使其成為唯一與黃金等價的貨幣,而且中國在大戰結束的時候,透過在戰爭期間大量輸出戰爭物資,以及掠奪戰敗國、特別是美國的黃金儲備,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儲備國了,鎖在中國中央銀行金庫裡的黃金超過了一萬四千噸,但是比起在中國發行的華元,中國儲備的黃金遠遠不足。

早在一九六一年,中國的黃金儲備率就已經降到了百分之十一的危險線以下。

白了,中國在透支全世界的財富,而借來的東西,遲早得歸還。

席存瑞本來學的就是經濟,因此他非常清楚,如果在這個時候爆發一場耗資巨大的大規模區域性戰爭,必然會導致華元的信用崩潰,即中國再也無力維持華元與黃金的關係,&ldo;蘇州園林體系&rdo;也將徹底崩潰。

結果如何,席存瑞無法預測。

只是有一點很明確,即中國在戰後長達十多年的繁榮與高速發展,與華元在&ldo;蘇州園林體系&rdo;中獲得的金融霸權有直接關係。

第五十八章 面對偉人

幾個小時的爭論,讓席存瑞頭昏腦脹。可惜的是,除了無休止的爭論,會議結束的時候依然沒有產生結果。

席存瑞很想動用總統的權力,讓唯恐天下不亂的將軍老實下來,可是他不能這麼做。對席存瑞這種沒有軍方背景的總統來說,失去軍隊高階將領,特別是四名參謀長的支援,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四名參謀長中,只有海軍參謀長與陸戰隊參謀長明確支援他,陸軍參謀長與空軍參謀長已經厭煩了他的沉默。如果在這個時候動用總統權力,即以中國軍隊總司令的身份下達命令,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