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8頁

守衛聖何塞港的大部分政府軍官兵都已撤走,只留下了不到兩千人。

這些政府軍官兵在投降後交代,他們都來自佩騰省,而且他們所在的大家族都已經向卡爾宣誓效忠,所以他們不想繼續為菲德爾賣命。當然,在投降之後,他們都希望能夠獲得戰俘應有的待遇。

事實上,中國當局並沒有承認瓜地馬拉軍人獨裁政府,而且沒有向其宣戰,因此可以不用遵守國際戰爭法。

只是,中國軍隊給予了這些戰俘應有的待遇。

原因很簡單,中國出兵瓜地馬拉的主要理由是瓜地馬拉發生了人道主義災難,而虐待戰俘也違背了人道主義。

當然,從長遠考慮,也得善待瓜地馬拉政府軍的戰俘。

佔領聖何塞港之後,第五陸戰師沒有向埃斯昆特拉推進,而是按照計劃留在聖何塞港等待運輸船隊到達。

問題是,計劃是根據瓜地馬拉政府軍堅守抵抗而制訂的。

顯然,事實並非如此。

以當時的情況,第五陸戰師應該立即向埃斯昆特拉推進,在瓜地馬拉政府軍把第七裝甲師調回來之前攻佔埃斯昆特拉。這樣一來,陸戰隊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攻到瓜地馬拉城外,甚至有機會佔領這座城市。

相反,如果讓瓜地馬拉政府軍回過神來,那麼攻佔埃斯昆特拉肯定是件麻煩事。

這也不能怪第五陸戰師的指揮官,他只是按照計劃行動。

根本原因,還是中國軍隊自身存在嚴重的問題。要知道,在大戰結束後的十多年裡,中國軍隊就沒有打過大仗。很多在大戰期間服役的基層官兵都已退役,仍然在服役的也已經晉升為高階軍官。

現在,此時的中國軍隊,已經不是大戰中的那支軍隊了。

顯然,十多年的和平,讓中國軍人懈怠了下來,也對戰爭變得陌生,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打好一場戰鬥了。

事實上,並非只有陸戰隊存在這樣的問題。

當時,整個中國軍隊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即長期的和平,讓很多在戰後服役的軍人根本不清楚如何作戰,或者說喪失了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戰場上表現得極為被動,把計劃與命令看得高於一切。

要知道,大戰期間的中國軍隊絕不是這個樣子。

所幸的是,中國軍隊面對的是一個連三流都算不上的敵人,因此所犯的錯誤還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加以彌補。

第八十八章 同胞兄弟

第五陸戰師錯過了迅速攻佔埃斯昆特拉的機會,瓜地馬拉政府軍可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在卡斯楚的幾個兒子中,就菲德爾最有軍事天賦,因此才被卡斯楚留在身邊,而且成為瓜地馬拉政府軍中的第二號統帥。如果卡斯楚沒有遇刺身亡,那麼最終很有可能是菲德爾繼承他的衣缽。

難能可貴的時候,菲德爾還很有政治頭腦,並不是一個莽撞的軍人。

這一點,在發生在瓜地馬拉城的衝突中體現得非常明確。

當時,首先開火的不是支援菲德爾的軍隊,而是效忠於卡爾的軍隊,而菲德爾是在此之後才讓部隊投入戰鬥。要知道,卡爾的勢力範圍是佩騰省,而且他只是空軍司令,在陸軍中並沒有多少人支援他。只要菲德爾願意,隨時可以先發制人,剷除卡爾在瓜地馬拉城裡的那小股軍隊。菲德爾沒有這麼幹,反而讓忠於自己的部隊萬分刻制,直到卡爾的軍隊率先在衝突中開火。結果就是,菲德爾僅用了一個晚上就剷除了瓜地馬拉城裡的敵對勢力,而且獲得了大部分陸軍將領的支援。

顯然,卡爾不但沒有撈到好處,反而失去了原本就不多的支援。

隨後,菲德爾親自率軍北上,在軍隊內部、以及南方省份的高度支援下去平定那個起兵叛亂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