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客戶就買了,之後因為市值很小,價格確實很快就上去了,之後他們用這個作為成功案例,繼續忽悠更多的人進來:我兩天前就說這隻股票要漲,兩天內他確實瘋漲,我十分抱歉兩天前沒能聯絡到您,不過現在還來得及……
然後就這樣越滾越大,就像打氣球一樣,所以為稱為pump。
直到某一天,覺得時機到了,一般可能是因為玩夠了,或者這隻股票被金融大鱷盯上了,這幫人怕到手的金子被奪走,於是把自己持有的全部拋掉,徹底跟這隻股票說白白,就像倒垃圾一樣,也就是dump。
還沒有賣出的那些客戶就活該了。
至於蓋爾加朵所說的一群賣大。麻的地痞無賴成了運作資金的高手,據墨菲的瞭解,這種情況真的不罕見。(未完待續。)
第四百六十八章很賺錢的技能
求月票和推薦票!
在這個世界相當多人的想象和理解當中,金融行業和證券行業都比較神秘,從業者基本都是高學歷和高智商的代名詞,都是一個高大上的存在。
這是一種認知上面的偏差,按照那幾位專業的高階股票經紀人的說法,金融不需要多專業,但需要很聰明,但聰明沒用到正路上的話,那就是地痞無賴成為金融精英,這沒什麼特別的,金融和證券就是很容易走歪路的一個行業。
華爾街最底層的金融從業門檻其實很低的,底層從業人員做的都是體力活,能做技術活的都是上層的精英。
想一下就知道,拉客戶這樣的活要什麼特殊的技術?每天就是不停的打電話拉客戶,金融背景只是能在拉客戶的時候用一些專業術語來忽悠客戶,聽起來專業點,拉客戶容易點而已。
靠譜的公司會有技術團隊給分析,買賣點還是有根據的,不靠譜的公司,拉到客戶後儘可能的讓客戶買賣,自己拿手續費,當然筆數越多越好。
所以不要覺得金融從業高大上,精英,尤其是客戶經理,從普通拉客戶的狗混到客戶經理,就是從忽悠混到大忽悠。
在美國七十、八十年代的時候,因為政府缺乏監管和科學技術的限制,這喬丹貝爾福特情況屬於非常普遍的情況,屬於絕對的金融詐騙,但是調查太過困難,相關法律法規也不完善。
就像喬丹貝爾福特那樣,連主要交易都還是以紙幣和電話來完成的時代如何監管通訊,如何監管賬目和賬戶資產?
但是從九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尤其是新世紀以來電子計算機的飛速發展,讓這種方式徹底過時了。
特別是新型的高頻交易策略,透過最尖端的計算機以一秒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上百萬分之一進行交易,喬丹貝爾福特那種欺詐與交易方式已經基本徹底成為了歷史。
“喬丹貝爾福特中介公司還不算金融業最精英的一層,因為他們嚴格來說只是中介,賺取中介提成。”
等蓋爾加朵翻看完那段劇本,墨菲又說道,“有句話叫做‘只有接近錢的人才能賺到錢’,所以據說華爾街賺錢最多的幾乎永遠不會是這種中介機構,但他們勝在穩定,一夜暴富的神話大部分主人都是哪個交易員,哪個基金的經理,哪個私募,哪個風投。不過一夜破產說的也是這群人,真正金融界的精英屬於典型的悶頭掙大錢,一個上億美元規模的私募,從業者之外,甚至很多從業者都根本就沒聽說過。”
蓋爾加朵點了點頭,說道,“我記得喬丹貝爾福特的原著裡面有句話,‘等美林之類的大公司進入我們就沒有機會了。”
“他們跟美林沒法比。”墨菲不會蠢到認為這個‘華爾街之狼’真的會是華爾街的主宰。
雖然喬丹貝爾福特已經做到了相當的規模,但是到最後詐騙金額也不過一億多美元,即便考慮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