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否要刺客行動。陸長卿沉默良久,隻字不提錦囊之事,默許了刺殺。

公子胥死後兩日,祝侯擁公子胥之子公孫偃為王。公孫偃不過兩歲小兒,祝侯受公子胥臨終之命,為輔佐幼主之重臣,號稱代父。各諸侯因公子胥之死怒不可遏,逼鎬京更急。

黃昇已連失三城,諸國甲車千乘,戰馬萬匹,殺氣騰騰朝鎬京殺來。

陸長卿默默盯著第二隻錦囊。

鳳岐在第一隻錦囊裡已說過,如果遇到難題,再看第二隻錦囊。陸長卿心中只覺,每一隻錦囊都是鳳岐在對自己說話,他當真是不捨鳳岐太快把話說完。

他似乎已忘了城外的廝殺,而熱衷於他和鳳岐的這個“小遊戲”,縱使他並不相信鳳岐留錦囊是為了幫他——當年這男人能為了周室殺陸疏桐,今日更不會憐惜弒王奪位的陸長卿。

正在這時,太宰慎叔同求見。黃門引入,慎叔同再拜言道:“陛下,黃將軍又失一城,自刎謝罪。”

“敵眾我寡,並非他之過。”陸長卿淡淡道。

太宰嘆道:“陛下,請您振作起來……雖敵眾我寡,但慶兵驍勇,只要陛下能振奮精神,我們未必會敗。”

陸長卿微垂著眼,掃過太宰的臉,緩緩道:“太宰,你曾說只有鳳岐能力挽狂瀾?”

“……鳳岐大人確有經天緯地之才。”慎叔同嘆了口氣,當年鳳岐誘陸疏桐赴鎬京,慶國朝臣俱恨鳳岐入骨,卻惟有慎叔同不信,是故至今仍對鳳岐用以敬稱。

陸長卿看著第二隻錦囊裡的字條,疲倦一笑,將它丟給慎叔同。

“這是鳳岐生前留給我的錦囊妙計,你看看吧。”

慎叔同小心翼翼撿起,展開讀道:“速離鎬京,退守岐關。”

陸長卿道:“他讓我將辛苦打下來的鎬京拱手讓人,你說他是幫我,還是幫周室?”

慎叔同沉默良久,抬頭道:“陛下,我還是信國師。”

陸長卿一哂,攏了攏青裘衣站起身,取下牆上掛的寶劍,對慎叔同道:“傳令下去,堅守鎬京,慶侯將親臨軍中!”

接過慎叔同手中的字條,陸長卿將它在燭臺上焚化成灰。

☆、第十一章

三月之內,鎬京再次淪於戰火狼煙。

祝侯與鎮、杜、宗三國國君領大軍自城南十里的營地浩蕩而出,直逼到城下,分列布陣。杜侯領左軍,鎮侯宗侯領右軍,祝侯自領中軍,五萬步兵,三千甲車,遠遠望去,密如蟲蟻。

祝侯明頌高坐華車修蓋之下,冷冷望著城上。女牆後一青裘男子未著甲冑,長袂凌風,過於削尖的下巴微微揚起,淡淡看著城下的千軍萬馬。

祝侯露出嫌惡之色,“這種時候還是這副模樣,和他那逆賊兄長一樣令人生厭!”

一旁祝將孟良聽了,嘆道:“殿下,逆賊的軍馬陣列整齊,不可小看。陸長卿雖是亂臣賊子,卻也絕非泛泛之輩。”

祝侯作色道:“這小賊殺了王,又刺殺公子胥,他眼裡根本無法無天!這種人任他有多大本事,也是天理不容。”

孟良望著高城上陸長卿冷峻的面容,嘆了口氣:“這些年他就像魔障了一般。我還記得二十年前鳳岐大人跪在雨中求先王留下慶國廟堂的情景。國師一向聰慧多智,卻唯獨這件事做錯了。若那時沒留下陸長卿,大周也不至於落到今日。”

祝侯想起陳年舊事,心中煩悶,揮劍大聲下令:“鳴鼓,攻城!”

一時鼓聲大作,三國軍馬如鷹隼振翅撲殺而去,銳不可當。

城下慶侯兵馬抗敵儼然,鎬京殺氣四騰,血濺黃沙。

陸長卿垂眸看著,回頭對太宰慎叔同道:“祝侯一路奔襲而來,今晨方紮營就迫不及待地攻城,我們以逸待勞,又據地利,可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