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試的第一場考試,稱為‘頭場’或‘正場’,之後還要覆試四次縣試才算正式結束。
諸葛雲疏在號舍坐好後,小心翼翼地把考籃裡的考試相關用品,一一在桌子上擺好,然後又把考籃放在距離較遠的地方。
此時,黑暗逐漸褪去,灰暗的天邊漸漸泛起淡淡的魚肚白。
諸葛雲疏抬頭看去,發現她的兩個斜對面分別坐著一男一女。
男的大概二十出頭,女的大概十四五歲左右的年齡。
就諸葛雲疏這一路觀察進考棚就沒有發現一名超過十六歲的女子參加考試的。
諸葛雲疏打量對面的兩人時,而對面的兩人也在悄悄的打量她。
畢竟她是臨溪縣本次縣試中年齡最小的存在。
特別是諸葛雲疏左對面的那名男子。
在看到對面坐著一個年紀較小的女童時,不知為何,他的心裡又有了一點透過縣試的信心。
又過了一會兒時間。
外面傳來異常洪亮的大嗓門聲,這是準備發考題了。
諸葛雲疏正襟危坐,努力了這麼長時間,當真正要上真章時,說不激動是假的。
她用鎮紙壓好草稿,又拿起桌上的小水滴,往硯臺裡滴了幾滴水,準備研墨等待考題下發。
不一會兒的功夫,一陣腳步聲傳來。
只見一名差役舉著考題板走了過來。
諸葛雲疏趕緊梳理下毛筆尖,然後開始蘸墨水準備把考題抄到草稿紙上。
差役在諸葛雲疏的號舍停了一會,估計連一分鐘的時間都沒有,就往另一個號舍走去。
她趕緊看了眼差役舉著的考題板,等正面過去後,它的反面同樣寫有相同的考題。
諸葛雲疏只看了一會,就把她這個年齡段的考題摘抄下來。
在夏國縣試第一場考試是分考生年齡的,二十歲以上的考生和二十歲以下的考生在考題板上所展示出的考題有所不同。
但是其難易程度倒是大差不差,主要是在時間的限制上。
縣試第一天的考題共有四書二題和作詩一題。
諸葛雲疏看著草稿紙上的第一道考題。
這又可以叫做‘頭題’或‘首題’,主要以四書中的正文出題,要求考生闡述其義。
這道題出自《論語.子罕篇》裡面的內容,對於縣試的第一場考試,難度基本不大。
諸葛雲疏看了眼題目:【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原文為,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根據詞義解釋就是毋意,不憑空揣測。
毋必,不絕對偏執。
毋固,不固執拘泥。
毋我,不唯我獨尊。
這是孔子極力拒絕的四種壞習慣,也是他對自我修身的一種高標準和嚴格要求。
諸葛雲疏看了一眼,大概有了自己的解題思路。
她提起毛筆,在答卷紙上和草稿紙上寫上自己的姓名座位號等資訊。
然後根據自己腦子裡的思路,先在草稿紙上打好腹稿。
整篇文章的字數控制在三百到七百字之間。
半個時辰後,諸葛雲疏已經潤色好了第一篇四書題,等檢查無誤後,她這才把草稿紙上的內容謄抄到正式的答題捲上。
這一過程,諸葛雲疏格外小心,就怕一不留神寫錯字或者墨水弄髒了卷子。
要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而失去接下來的考試機會,那豈不是能把自己嘔死了。
等諸葛雲疏快謄寫完時,一名差役走了過來。
只見他在每一個號舍前停留,然後挨個在考生答卷末尾按上個印章,這個也叫做‘蓋戳’。
之所以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