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章 村中風雲

翌日一早。

諸葛來富先帶著諸葛雲疏和諸葛雲初兩人去鎮學拜見了王夫子。

大夏國規定,凡是考中縣試、府試或院試的讀書人,都要在第一時間內與恩師報喜。

其實就是去互相寒暄客套一番,感謝夫子這段時日的教導。

這一次縣試,雲水鎮共有四位學子參加,除了在縣試第一場就落榜的陸今安外,剩餘的三人都考取了不錯的成績。

想到這裡,王夫子看著下首的諸葛雲疏和諸葛雲初兩人越發的滿意了。

雖說諸葛雲初不是他的學生,但是在縣試前也是教導過一段時間的,在王夫子看來,這個孩子的天賦比之王怡和張皓,也是隻多不少的。

而對於滿意的後輩,王夫子一向大方的很。

就見他從後面的書架上拿出一沓很厚的黃色紙張。

可不要小瞧這些幾乎被翻爛的黃紙,這可都是王夫子這段時日,利用關係在平川郡各府各縣好不容易弄回來的手抄版邸報。

區別於現代的舊報紙,這個時代的邸報被朝廷嚴格把控,平民百姓甚至普通的讀書人基本接觸不到。

諸葛雲疏不得不佩服自家夫子的人脈。

這可不是一個縣,而是整個平川郡這一年來的重要邸報。

有了這些,諸葛雲疏就能很好的瞭解到朝廷給地方下發的重要公文,也就是政見時務及地方官員變動等重要資訊。

諸葛雲疏如獲至寶,這可是為國為民系統內花積分都買不到的好東西啊。

諸葛雲初同樣很是激動,雖然她在京城因著爺爺的原因有幸看了不少,但是中央和地方頒佈的一些政令還是多有不同的,她知道自己能夠閱讀這些邸報都是沾了雲疏堂妹的光。

在回諸葛村的路上,兩人就迫不及待地悶頭仔細研究起來,不得不說,這可比四書五經讀起來有趣多了。

從這些邸報中,她們不僅知道了這一年來朝堂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還能從中獲得一些朝堂重臣的政見態度。

就如去年四月份的邸報,祁國派遣使者前來,第一次請求夏國與其在邊關互通買賣。

由秦首輔為代表的一派贊成互通,並提議:一年開放四次貿易,每次用銀十萬兩(主要用於購買馬匹),如特殊情況,當年用銀過高,第二年可由開放四次買賣減為兩次......

而由陳次輔為代表的一派堅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這是祁國故意下的圈套,五十年休戰協議即將到期,祁國之所以想要在這個時候與夏國互通貿易,就是想趁此機會囤積糧草......他們的狼子野心,其心可誅。

兩派各持己見,但是祁國使者那邊又在等著結果......於是諸葛雲疏和諸葛雲初在邸報中尋找著,終於在去年六月的邸報中找到了答案。

由兵部尚書結合兩派爭執的點,最終草擬出邊關互通買賣必要的前提條件,共五點:歸還遼東三郡、祁國皇子來夏國作為人質、續簽五十年休戰協議、買賣物品價格由夏國決定、下一次五國三年一次的學術交流內容由夏國決定。

諸葛雲疏:“......”

諸葛雲初:“......”

就算她們作為地地道道的夏國人,看到這互通買賣的前提條件都覺得過於苛刻了些。

可想而知,這個條件祁國使者沒有同意,諸葛雲疏都能想象得到當時祁國使者走的時候有多憤怒。

而制定這份協議的兵部尚書,看起來與陳次輔的關係更近些。

諸葛雲疏兩人越看越激動,甚至看到關鍵之處兩人還在顛簸的馬車上拿出毛筆記錄一番。

特別是去年北方大旱導致災區百姓流離失所這件事,諸葛雲疏竟然在邸報上看到了她那篇關於如何安置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