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的策論及最終撥款賑災的一系列文章。
諸葛雲疏可惜的同時,也能看出當今的聖上夏明帝在某些方面還是一位愛民如子的好皇帝。
......
今日的諸葛村村口格外的熱鬧。
除開一些地裡忙活的漢子們和正在林四娘作坊裡忙著製作肥皂的年輕媳婦們,村裡的老人及沒有上學堂的孩子們都坐在村口那棵大白果樹(也可以叫銀杏樹)下閒聊著。
就連一向勤勞的諸葛豐收和老陳氏,也沒有耐心在地裡繼續幹農活了。
要知道,諸葛來貴於昨日就帶著媳婦劉蘭回了諸葛村,不為別的,只因他們早在幾日前就得到了諸葛來富的口信——將於今日回村。
這時,諸葛豐收早被同他處的好的老人一把拉下,坐在了他們老頭為一堆的陣營熱聊起來。
而老陳氏也不逞多讓,只見一位和她差不多年紀,但是頭髮已經發白的老婆子趕緊站了起來:“老姐姐,快來,早就給你留了好位置,只要一抬頭就能看到村口情況。”
這種殷勤的表現,老陳氏早已習以為常了。
要知道,自從自家孫女大花考上鎮學和老三在鎮上做生意掙錢後,她就成了村裡的獨一份。
不是她吹,只要家裡有個未嫁女兒和孫女的,就沒有不對她巴結的。
老陳氏在坐下前摸了摸頭,擺弄了下袖子,故意露出了頭上的銀簪和手上款式時新的銀手鐲。
而之前給老陳氏讓座的老人瞟了一眼,立即秒懂,大聲嚷道:“誒呀,老姐姐,你這銀簪和鐲子真漂亮,看著這成色,就連我這沒見識的都能看出是個十成新的。”
這一聲驚呼,立即吸引了周邊其她老婆子們的注意力。
她們雖然滿眼的羨慕嫉妒,但是嘴裡還是不得不說幾句奉承話。
沒有辦法,誰讓她們都指望著老陳氏幫忙說和,給自家的閨女或孫女說一門好親事呢。
老陳氏看著這些老姐妹們那眼裡隱藏不住的羨慕,虛榮心又得到了一絲滿足。
只見她挺了挺胸脯,摸著頭上的銀簪和手腕上的鐲子,神情驕傲:
“可不新嗎,要說我這四兒媳婦也太不會過日子了,你們看我頭上的銀簪子,這是她前頓時間剛買與我的,這還沒來得及帶呢,沒想到昨晚回家又送了一個銀鐲子給我這個老婆子。”
說著,舉了舉手示意大家夥兒看清楚,然後接著道:
“你們看,就這一個鐲子就花了三兩銀子,誒呦,你們不知道可心疼死我這個老婆子了......我讓她拿去退了,我這四兒媳非說老婆子我操勞一大家子她也幫不上什麼忙過於辛苦了些,這不哭死哭活的非要讓我戴上......
你們看我這鞋,都是我那些孫女做的,這一人一雙,都穿不過來......我讓她們不要做了,誰知她們死倔死倔的,非說要孝順我這個老婆子。”
眾人:“......”
這是炫耀完兒媳婦又炫耀孫女啊。
還真是沒完沒了了。
果然,老陳氏這招人恨的操作,引起人群中某些人的不滿。
但不滿歸不滿,她們也不敢明著挑刺,所以只能說一些挑撥離間的話。
“你這小兒媳婦常年不在你身邊孝順,只能拿些蠅頭小利堵你這老婆子的嘴了,要老姐姐說啊,你就該給她好好立下規矩......”
“對啊,我看你家那媳婦妖里妖氣的,這才成親多久啊,瞧把你家老四迷得。”
“還有你家那四個孫女,大丫都定親了,還有二丫和三丫也快到了說親的年紀,就這樣還不老實,天天被你家那三兒媳婦帶著往外面跑,這也太沒規矩了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