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3部分

收復的芬蘭,在戰爭和災荒之中則損失了一百二十萬人。冰島則是徹底成了無人區,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可能有人類在這樣的地方活下來。

除了人口和經濟上的巨大損失之外,北歐各國的生態環境也在這兩個“無夏之年”當中遭到了嚴重破壞,相當多的動植物都在異常的嚴寒之中被凍死,預計需要相當漫長的時光,才能逐漸恢復過來。

最後,在這場偉大的戰爭之中,為了蘇維埃人民的獨立,自由,復興和尊嚴,為了全人類的革新和解放,為了敲響資本主義世界的最後喪鐘,我們偉大的蘇維埃祖國,也先後貢獻出了大約一千五百萬名英雄兒女的生命,並且付出了包括第二大城市列寧格勒在內的,四座本土城市被美國原子彈摧毀的慘痛代價。

關於更加詳細的具體損失狀況,之後還有一份專門的蘇聯國內戰爭損失報告,在此就略過不提了。

綜上所述,相較於戰前的時候,整個歐洲損失了大約三億人口,其中僅死亡數字就高達兩億以上。

二、西亞和北非

在第二、第三次世界大戰之中,西亞和北非同樣也是一個重要的戰場。雖然很多報刊和雜誌津津樂道於“沙漠之狐”隆美爾在北非沙漠之中的各種奇謀妙計,以及義大利法西斯軍隊在非洲戰場上鬧出的一系列笑話。但實事求是地說,對西亞和北非的嚴重破壞,基本上是從第三次世界大戰開始的。

在小亞細亞半島,依靠紅軍的奮勇作戰和壓倒性的核打擊,俄羅斯軍人的戰旗終於插上了君士坦丁堡的城頭,實現了數百年以來的夢想。但作為戰爭的必然代價,隨著土耳其反動政權的徹底覆滅,一千多萬土耳其人也被隨之消滅,剩下土耳其人正在小亞細亞的群山之中,跟蘇聯紅軍和新生的庫爾德斯坦社會主義共和國進行漫長的游擊戰爭。關於日後是將土耳其人全部從小亞細亞遷走,還是仿照美國人設定印第安人保留區的前例,給他們在安卡拉地區劃出一塊保留地,克里姆林宮還在跟庫爾德領導人進行商討之中。

在土耳其以南、埃及以東的西亞阿拉伯世界,蘇聯紅軍僅僅止步於摩蘇爾,並未對這些地區大規模出兵,但為了驅逐和消滅之前盤踞在這些地區的美英盟軍,克里姆林宮動用戰略空軍,對這一地區的城市和港口前後投擲了九百多枚原子彈。即使在美軍撤走之後,為了消滅一些極端反蘇勢力,核打擊也沒有停止。一直到一九四九年的秋天,在對美國進行戰略核打擊的同時,蘇聯戰略空軍依然還在對中東某些地區執行核爆任務。

在經受了如此大範圍、高烈度的核打擊之後,除了擁有聖城耶路撒冷、目前被猶太人控制的巴勒斯坦地區之外,整個西亞阿拉伯世界範圍內的大型人口聚居地,基本都被徹底毀滅。尤其是那些生態環境脆弱的沙漠綠洲,在被核爆烈焰炙烤過之後,往往就再也恢復不起來了。目前,各個阿拉伯國家的政府已經完全瓦解,基本退化回到了野蠻時代。對於外界來說,這樣一片廣大的地區,已經幾乎成了傳不出資訊的黑洞。

更東方的伊朗王國,在裡海沿岸跟蘇聯紅軍對峙交火了兩年多之後,最終在一九四九年六月認輸,選擇了跟蘇聯議和停戰,割讓了裡海沿岸的一小片低地。戰敗割地後的伊朗王國,隨即陷入了國內動盪,新上臺的摩薩臺首相為了用對外戰爭來轉移內部矛盾,提出了“波斯人的波斯灣”的口號,雄心勃勃地想要進軍兩河流域,以及波斯灣南岸的幾個小國,以此來提振伊朗王國的民心和士氣,彌補割讓裡海沿岸低地的損失。

對於伊朗人這一計劃,克里姆林宮表示了預設,新生的庫爾德斯坦社會主義共和國,也跟伊朗人簽署了協議,以摩蘇爾為分割線,把亞述以南那個被核爆蹂躪得一團糟的阿拉伯世界丟給了伊朗人。關於伊朗軍隊接下來能否重新徵服這片波斯帝國時代的舊疆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