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100萬的片子,就是50萬也是湊不出來的,最多隻能投資二三十萬元的片子!
二三十萬的片子,想要以小博大。成功了自然是可以賺到第一桶金,但失敗了,就一無所有,並負債累累了!
因為,並不是所有小成本電影,都能夠以小博大。很多的根本就是垃圾,連上映的機會都沒有,更被提創造奇蹟了。
王啟年授權給於冬投資小成本電影,就是考驗於冬投資的眼力!發現低估的人才和劇本,用極其低廉的價格,把片子拍出來賺錢!
如果看準了劇本和人,那麼小成本的片子,很難虧!
而於冬能證明自己的能力,小夥伴公司就會給他更多的支援和權力!有多大能力,肩負多大的權,這是王啟年用人的原則!(未完待續。。)
ps: 第二更,感謝夢冰羿火慷慨打賞,感謝zhiwing 月票支援!
第一百三十四章 海外發行
1999年11月15日,《西遊之大聖篇》在中國內地票房市場,靚麗的表現,也吸引了不少海外發行商的興趣。
好萊塢等等國際娛樂集團,在80年代就開始佈局中國市場,一步步的試圖開啟中國市場的局面,可不僅僅是把好萊塢電影賣到中國。而且,還包括了投資中國的導演、電影,增加其在全球文化市場的影響力和籌碼。
好萊塢之所以強大,絕不僅僅是美國的文化,向全球傾銷。更重要的是,好萊塢擅長以資本優勢,控制其他不同的文化圈子的人才,壯大好萊塢的影響力。將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語種的人才的作品創意,也拿在手中,自然是增加其公司在全球的影響力。
比如,張藝謀等等導演很早就與海外發行商合作,電影不僅僅在中國市場發行,在海外也積累了一些觀眾。就如張藝謀的《我的父親母親》這部電影,在中國市場僅取得800萬人民幣的票房,而海外的票房則是達到400多萬美元。
《西遊之大聖篇》吸引海外發行商關注,不僅僅因為這部片子在中國是現象級的片子。
而且,更巧的是對中國文化不太瞭解的海外發行商,孫悟空恰好是他們比較熟悉的一個故事。
不過,目前國內很多大導演的電影,在國際上的票房,都是一般般。比如,張藝謀的電影在全球市場發行,卻只有幾百萬美元的全球票房。
為了謹慎起見。《西遊之大聖篇》的幾大投資商商量之後,決定採用了買斷方式,以350萬美元的價格,將除港澳臺和東南亞之外的版權,都打包賣給了時代華納公司。
因為,時代華納公司是最早佈局中國市場的好萊塢巨頭之一,更重要的是時代華納除的價錢的最高的!
350萬美元的買斷,對應的海外票房應該在1000萬美元左右。假設,時代華納的運營之下,這部電影超過了千萬美元的票房。那麼。製片方就少拿了不少利益。
當然了,王啟年並不覺得“賣便宜了”。本質上,電影是一項高風險的生意。
想要基業長青,絕不是想要冒險。博取不確定的收益!
而是應該穩重一點。將確定的收益抓在手中!
當然了。在港澳臺和東南亞市場,《西遊之大聖篇》還是選擇了比較熟悉的合作伙伴嘉禾電影公司發行,並且。選擇的是分成模式,而非買斷!
因為,嘉禾公司可不像好萊塢巨頭那麼財大氣粗,可以提前預支幾百萬美元的價格買斷版權。
而且,分成制度是非常好的選擇,電影受歡迎,大家雙贏。電影票房不景氣,也一起分擔風險。
……
當然了,這一系列的發行合約簽訂之後,錢並不是馬上就可以分到手。正式的分賬,是集中在今年的十二月份至明年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