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我們公國與勃艮第王國相鄰,我看伯莎公爵的軍隊作戰勇猛,戰鬥力強。不如就讓伯莎公爵的軍隊擔任先鋒,進攻勃艮第王國,若能攻下其北部,便將這片土地交由士瓦本公國統管,這樣也未嘗不可。”
趙桓此言一出,場內眾人皆面露驚色,尤其是腓特烈。
他率先起身反對,說道:“這不行,勃艮第王國必須奪回並交還給帝國,不能成為士瓦本公國的領土。當然,讓她擔任先鋒我完全贊同,打下之後論功行賞,但土地必須由帝國統一管理。”
趙桓微微一笑,語氣平淡地說道:“你的意思是讓伯莎他們衝鋒陷陣,打下土地後交給你管理,使勃艮第成為你這位君王直接管轄的領土,是嗎?”
實際上,這正是腓特烈的想法。他之所以將大軍主力控制在手中,就是準備在解決國內兩個公國後,出兵奪回勃艮第王國。奪回的王國自然不會交給勃艮第國王,而是由他這位帝國君王掌控,擴大其直接管轄的領土範圍。這樣他才能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更高的威信,自然不可能將這塊肥肉交給伯莎。
趙桓其實早已洞悉腓特烈的心思,他就是要將此事明確,以免將來有人借題發揮。
當下,他輕笑一聲,對伯莎說道:“你們公國在戰爭中已遭受重大損失,理應好好休整,所以後續的戰鬥你們就不必參與了,作為後備隊提供援助即可。
無論是攻打斯提里亞王國還是勃艮第王國,你們只需搖旗吶喊,壯壯聲勢便可。有人擔心你們搶功勞、搶地盤,防範著你們,你們就別去招人嫌了。反正少了你們公國的軍隊,他們一樣能取勝。”
伯莎自然將趙公子視為主心骨,尤其在軍事方面,對他言聽計從,因此毫不猶豫地點頭。
同時,伯莎微笑著說道:“攝政所言極是,我們士瓦本公國的軍隊在之前的戰爭中確實損失慘重,需要補充兵員和休整,所以後續的軍事行動我們就不參加了。”
在格林公國的戰爭中,士瓦本公國遭受的損失相對較小,僅有一千餘人傷亡。這主要歸因於其高比例的重灌騎兵。反觀格林公國,其軍隊主要由未經充分訓練的步兵組成,且裝備率不足百分之十,因此在對抗士瓦本的軍隊時未能構成重大威脅,造成的傷亡亦相對有限。
然而,在聽取趙桓的意見後,伯莎公爵顯然以此為由尋求休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