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家思想,其根源與科學有關。

儒家也提到了道家所重視的“氣”。朱熹認為,存在世界是氣的海洋。

“道”、“理”、“氣”是朱子學中的關鍵詞。因此,儒教不僅與道教融合在了一起,其中還包含了佛教的因素。最終“儒”發展為與中國等身大。

122儒教三千年對於近代化發展,儒教既發揮積極作用,也起到了消極作用。經歷過百年歲月後,儒教從惡人變為善人,因此稱其“無秩序”也不為過。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新儒學發現(1)

自祈雨的巫師時代起,作為喪葬的執行專家在各地巡遊,接受遺族諮詢,為其提供生存指南。到了孔子時代,這些思想終於以“儒”的形式得到了認可。自此開始了儒的嬗變歷程。

孔子之儒自那時起也開始發生蛻變。御用之儒、哲學之宋儒,以及後來系統化的朱子學、陽明學,都可以說是“儒”的各個流派。相對於原始儒教,這些被稱為“新儒教”。

黃宗羲(1610—1695)出身於陽明學派,但並未受陽明學所限。他在《明夷待訪錄》一書中,出於對清朝體制的顧忌,壓抑了自己的思想。

三十多歲時,淪為亡國之民的他返回故里,過起了學究生活。黃宗羲作為一名致力於匡扶明朝的熱血男兒,著有《日本乞師記》和《海外慟哭記》

等書,甚至曾東渡長崎請求日本援助。

陽明學屬於唯心論,主張頓悟——即在一剎那覺悟。明末儒學研究傾向於主觀和空洞的觀念理論,黃宗羲對此極為批判。他主張客觀的實踐理論,批判帝權,宣揚民權優先,崇尚個人自由。在那個時代能夠表現出這種批判精神,需要極大的才能和勇氣。

清末革命派人士對黃宗羲的評價極高,稱他為“中國的盧梭”。而實際上黃宗羲比盧梭出生早了一百多年。

新儒學,實際上是將原始儒學中的批判精神、*主義式思維方式和個人主義鮮明地提煉了出來。

第六章 儒與近代123123王夫之(1619—1692)也是位知名儒者,世稱船山先生。他出身於朱子學派,但是對朱子學也持批判態度。他在《黃書》中提到,政治不是皇帝的私人財產,應當以民眾為主,按照天下公理來施行政治統治。他的自然唯物論哲學——氤氳生化論認為,天地之間充滿了氣,理存在於氣中,這與朱子學將理和氣作為異次元不同,屬於哲學唯物論。另外,他具有極端的民族主義傾向,是中華思想的鼓吹者。明亡後,他曾參加了反清運動。

王夫之不像黃宗羲那樣名滿天下。直到清末,王夫之的同鄉——實力派官僚曾國藩將他的遺著出版印行,才為世人所知。同是湖南人的譚嗣同也受到了王夫之的影響。

儒教在事實上並非如福澤諭吉所言的那樣“千百年來未變”,而是也曾發生過變化。新儒教是儒者們在經歷過亡國後,不斷反省而得出的理論。雖然稱其為“新”,但實際上這種批判精神才正是儒之本質。子路在詢問孔子應當如何侍奉君主時,孔子答道:“犯之。”所謂的“犯”是指,對方即便流露出不耐煩的表情,也要堅持進諫。至於民本主義,孟子也曾多次提及。所謂新儒教,但實際上是將儒教內在的主張挖掘出來,然後再對其充滿激情地論述。

李卓吾和譚嗣同雖然聲稱反儒,但實際上正體現了儒之本質。新儒學源於儒學,卻並非單純的反覆,而是開拓儒學的新生面,並用儒學的方式推進研究。

學習儒學,究竟是從朱子學進入,還是從陽明學進入?無論怎樣都會殊途同歸。王夫之在《黃書》中講到,政治不應該是皇帝的私有物;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講到,君主如果將天下作為自己的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