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那麼無論?
124儒教三千年誰將其化為囊中之物,都將面對多數人針對一個人的局面,其結果必然是滅亡。無論從哪一個門派踏入,都會在“反體制”的道路上相遇。
清末改革運動家們發現黃宗羲和王夫之的主張後,大為歡喜,並將其作為運動的理論依據。然而,他們的思想很快便被新西歐思潮淹沒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新儒學發現(2)
五四運動中提出的“打倒孔家店”口號如果再堅持七十年的話,那麼四小龍支援儒教的呼聲也一定會高漲。
黃宗羲和王夫之是同時代人。二人都出生於17世紀初,死於17世紀90年代。他們死後至今,已過了三百多年,繼“新儒學”之後有更新的儒學出現嗎?清末的龔自珍、譚嗣同,或是康有為和梁啟超或許可以稱為新儒學的發展人。但是,在西歐思想滲透後,儒學已經不像原來具有鮮明的特徵了。
儒教在不知不覺中,發展為與中國等身大。例如“以德報怨”一詞,在《老子》和《論語》中都出現過。二戰結束後,蔣介石對日本曾用過這個詞。
《論語?憲問》中記載: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德”指善意,“怨”指惡意,古注和新注對此的解釋相同。當時對“以德報怨”的解釋為:對於對方惡意的行為,反過來回報以善意。有人問孔子,這樣做怎麼樣(自然是希望得到肯定的答覆),然而孔子回答道:“那又用什麼來回報恩德呢?難道不是應該用正直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嗎?”
戰爭結束時,如果中國真如孔子所言用“直”對待日本,那麼情況一?
第六章 儒與近代125125定有不同。許多人認為蔣介石的這句話反映了儒教思想,但實際上,儒教本家孔子並不贊成“以德報怨”,他的回答是對提問者的一種告誡。
當時中國對待日本的本意是:“現在是兩國和解的重要時期,豈能違背孔子的教導,以德報怨的好。”
《老子》中該詞出自下面一句話: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意思是,把無所作為當作最大的有為,把無所事事當作最大的有事,把恬淡無味當作最大的味道,要善於以小為大、以少為多,用恩德去報答怨恨的人與事。對這句話的解釋有多種,尤其“大小多少”爭議最多。如果按照上面的解釋,便是“不要拘泥於世俗的價值觀,改變觀念,以小為大,以少為多”的哲學觀。小為大、大為小在世俗中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所謂的“以德報怨”也是不可能的。
這與孔子的主張有相似之處。
然而,以小為大、以少為多,在前後文邏輯性上有不足,於是作為補充便加上了“用善意來回報惡意,終歸是比對方的不善要好得多”,這樣解釋也講得通。孔子所謂的“直”會引起太多的是非,還是老子這樣的方式較為穩妥。對戰爭結束時蔣介石發表的言論也可以這樣理解。
《老子》和《論語》究竟哪一部書先寫成,尚不明確。從《論語》中提問人的口氣來判斷,可以得知當時在世上“以德報怨”的說法很流行。
爭論中失敗的一方如果進行報復,那麼兩者之間的仇恨便會永無休止,所以以德來化解的場面在過去應該看到。這使人聯想到《聖經?馬太福音》
中的一句話:“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宋代學者羅大經認為,以德報怨屬於佛教思想,在現實社會中不太適用,孔子主張的以是為是、以非為非,便足可以說明。在釋迦牟尼誕生?
126儒教三千年時,孔子和老子在另一個世界,所以當時中國還沒有佛教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