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見智的問題。
就像電影中,院長對韓秋罵道:“你竟敢因為**的自殺譴責我?如果一個學生不能應對壓力,難道是我們的錯嗎?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壓力,你也總是因此譴責他人?”
韓秋苦笑道:“我沒有譴責你,我只是譴責制度。你看看這些資料。。。。”說著,韓秋把華夏一些學生自殺的案例拿了出來。
院長搖搖頭,冷聲道:“我不能代表制度說話,但清華大學是全國最好的大學之一!”
“但那有什麼用?”韓秋聳聳肩:“這裡很少有人討論新思想或者發明,他們討論成績,討論工作,討論定居在京都,魔都,或者深市這種大城市。他們教怎麼去考試,怎麼去拿高分,卻不教工程學。”
聞言,校長拍案而起,怒吼道:“那現在你來教我,到底該怎麼教書!”說完,他便氣沖沖地拉著韓秋去教室了。
觀眾們也是被院長的氣勢給嚇了一跳。不過當眾人回味起韓秋說的那些話後,卻又陷入了沉默。
話雖如此。。。。但這不就普遍是大學生的想法嗎?
讀大學不就是這樣嘛?有幾個人是衝著那些知識去的?還不是衝著考上好大學後可以找一個好工作?學東西是為了換成錢,有多少人是為了搞學術研究,搞發明?
這只不過是披上了一層很光鮮的外衣而已,說來說去都是功利性而已。上大學,或許可以看成一種很高大上的牟利途經?
一些心思細膩的觀眾,此刻心情有點複雜。站在學生一邊的韓秋,和站在教育者一邊的院長,沒有誰對誰錯。
電影中的韓秋就是很單純地衝著學知識去的,他就是熱愛工程學而已,所以他會說這麼“大逆不道”、這麼叛逆的話。而電影中的院長也是為學生著想,為了學生將來能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為了學生的未來著想。
而在韓秋眼中看著很“死板”的教學理念,恰恰是大批次培養未來社會型工作者的手段。只不過電影中的韓秋不願意隨波逐流。
誰對誰錯呢?
或許都錯了,電影中的韓秋只是個例,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而院長的確太死板。或許又都是對的,院長的死板是為學生著想,韓秋的想法太美好,太遙不可及。
美好的,很理想的,不一定是合適的。俗氣的,死板的,或許是最適合的。
電影中,韓秋想要譴責的制度就是在大環境下誕生出最適合的東西。
。。。。。
之後,韓秋被院長拉到教室裡去展示那位元級教師更牛逼的教學理念。
當著無數學生的面,韓秋拿出一本工程學的書籍,然後在黑板上寫了兩個英文單詞。
“你們有30秒來解釋這兩個詞,你可以參考書本,如果有答案,就請舉手。看看誰最快,誰最慢。”
話音一落,所有人都齊齊開啟書本,爭先恐後地去查閱,生怕落在了他人之後。周興馳更是跑到講臺前把韓秋的書搶了過去。
但是,當三十秒過去之後,包括院長在內,沒有一個人翻到了答案。
韓秋搖頭一笑,似乎早就預料到這個結果:“當我提問時,你們興奮嗎?好奇嗎?有為學到新知識而激動嗎?有人嗎?沒有!你們全都陷入了瘋狂的競爭之中。即便你取得第一,這有用嗎?你的知識會增加嗎?沒有吧,增加的只有壓力!這裡是大學,不是壓力工廠!”
韓秋嘆道:“就算是馬戲團的獅子,在皮鞭的威懾下也能學會坐在凳子上。不過你會說這隻獅子是受過‘良好訓練’還是‘良好教育’呢?”
這話問得所有學生一愣,觀眾們也錯愕不已。好像。。。。。。。
良好訓練這詞兒沒毛病啊!
院長卻是不耐煩地說道:“這不是哲學課